首页 -> 2007年第7期
平视:文本解读的一种重要姿态
作者:金 磊
在“非典”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州的一位护士长叶欣为了抢救别人的生命不幸感染上了“非典”,最后因公殉职的事件。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语言质朴,却字字含情,读来令人感动。我听了几节课,也在网上阅读了一些所谓的“优秀”教案,常规的解读把它定位于赞扬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不又是一种“仰视”吗?于是我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了更好地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我将自己假设为叶欣,这一招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我结合自己在“非典”那段时期的生活经验,真正地走进叶欣那最后的日子。如此解读,却又发现了另一洞天:当“非典”来临时,“我不能退缩,因为我是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当“非典”肆意蔓延时,当工作危险性越来越大时,“我是护士长啊,我该挑起重担。再说了,我都快靠50了,而那些小年轻还小呢,万一他们传染上了,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啊,我才工作时,那些老同事也是这么爱护我的”。就这样回味着,就这样设身处地地思考着,叶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她热爱着工作,她对工作尽职尽责;她像一位大姐一样呵护着她身边的年轻同事……
3.冷眼旁观跳出文本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带着孩子到文本中走个来回,那么我们教者在解读教材时就该先去文本中走个来回。只有走进文本,才能与文中人物“相视”、“相融”,体会人物的情感,触摸作者的情思。然而我们也需要“出乎其外”,跳出文本,抛开一切情感的因素,冷静地、清醒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客观地“审视”他们,这样才不至于在解读中迷失“自己”,也不至于文中人物在“仰视”中被拔高。
《月光启蒙》是“煤矿诗人”孙友田的一篇内蕴丰富的散文,他用清新隽永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副月夜下母亲搂着孩子唱民歌、讲故事、猜谜语的温馨画面。走进字里行间,字字包含着作者童年的幸福,包含着母亲对作者那份淡淡的却又深远的爱。尤其是最后一段文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母亲不识字,确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用勤劳的双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她唱的那些民歌童谣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读至此,母亲的形象便“高大”起来,她给我唱这些歌谣是给我启蒙,多了不起的母亲啊!掩卷沉思,这样的理解却似乎又有许多矛盾难以解释,如果母亲真是有意识的给作者启蒙,那她的方法用如今的眼光来看那是——情境教学,抛开一切情感因素,文中的母亲只是一位不识字的农村劳动妇女,她又是如何深谙其道的?母亲哼唱的那些民歌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它们自然有丰富的底蕴,母亲不识字,她是否知其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中的母亲只是在夜晚搂着孩子咿呀地哼唱着那些代代相传的民歌,她只是想把自己最纯挚的爱留给孩子。解读至此,母亲的形象似乎从圣母般的光辉中逐渐朴实起来。
结语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一则故事:一次母亲带着4岁的女儿走进了一家琳琅满目的商店,可孩子却大哭着不肯往前走,母亲的百般哄劝也无济于事。当母亲弯下腰去给孩子系鞋带时,她被眼前一幅可怕的情景惊呆了,因为晃动在孩子眼前的,是成年人一条条的粗腿和一双双大手。可当妈妈抱起女儿想走出商店时,孩子又说什么也不走了,因为她看见了漂亮的玩具……
责任编辑: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