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对《搭配中的数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作者:秦和平 李梅先
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一位教师在教学此内容时,设计了以下七个“活动”:
1.穿衣服。出示二件上衣和三件下装,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连一连,说一说是怎样进行搭配的,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并且要不重复、不遗漏。
2.吃早餐。出示二种饮料和三种点心,让学生连一连,说一说有哪几种搭配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有序搭配:
3.破密码。出示“7、3、9”三个数字,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再让学生全班交流:你是怎样写的?怎样才能把全部的搭配方法写出来?在引导学生有序写数时,还要突出写法的多样性。
4.数线路。出示线路图:小明家到图书馆有二条路,图书馆到超市有三条路,让学生讨论小明家经过图书馆到超市共有几条路线,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的数出路线条数。
5.照合影。三个人排队照相,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请三个小朋友上前表演,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一共有多少排法。
6.玩游戏。让小朋友们玩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看看一共有多少种出法?让学生感受到“游戏”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7.组词语。出示“读、好、书”三个汉字,让学生排一排,共有几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在排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中也有数学问题。
整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投入,课堂气氛也很热闹,执教教师感觉也不错,部分听课教师也认为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缤纷多彩的“活动”时,总觉得这些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够,高效性更无从谈起,难免有一种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印象。
反思之一:量的积累不是达成活动目标的惟一手段
为了体现数学活动教学要联系生活的课程理念,教师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七个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和学习。学生整节课都在活动中忙活,学习犹如跑马观花,导致亲历体验过多,而深刻感悟和深层交流严重缺失。这样的活动,很难达成“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目标。可见,活动目标的达成不是个简单的活动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取决于活动的质量,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兼主任指出的,最合适的教学,应当包括质上的适合,还应当包括量上的适度。当我们在看到活动教学带来的“满堂精彩”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到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如果因为活动数量过多,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成本而且有强烈的副作用,那么我们务必要认真审视之。
反思之二:动手操作不是创设活动情境的惟一选择
谈及活动情境的创设,很多教师首先想到了动手操作,这节课的教学,教师的选择也不例外。在七个活动中,学生先后多次进行了个体的独立操作、小组的合作拼摆和面向全班的动手展示,操作成为了课堂活动情境的惟一选择。我们知道,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除了基于直观的情境体验外,还有更为便捷的基于汉字、数字、字母的符号体验,以及更利于学生细微观察与全神思考的动画演示体验。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教授指出,与常规的基于符号的学习相比较,动画更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意义。试想,在“照合影”的活动中,如果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合影的学生就不会成为学习情境的牺牲品,同样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全体学生不仅可以通过CAI画面看到合影的结果,还可从中感悟有序排列与组合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反思之三:生活经验不是组织活动探讨的惟一基点
“搭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生活经验展开学习理所当然。但是,有效学习的过程,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如果说前面的2—3个活动是由问题情境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那么,后续的若干活动就应该是从数学模型出发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表面上的“顺利”与“热闹”走向深层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的理性认识,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于现实问题的层面上,学生也始终是在具体的经验层面上探讨,那么这样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