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改革

作者:孙 梅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单纯是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断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当前随着《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把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救出来已迫在眉睫,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教改实验,效果良好,成绩显著,现将几点教学尝试总结如下。
  
  一、评价目的的明确化
  
  着眼教学预设,强调目标生成性。教师虽然把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但主导作用不可忽略,在教学中要预设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评价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在设定目标时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评价实际随时调整教学目标,但要记住一点:每次评价都要有所收获,不要偏离目标或放任自流。教学评价过程要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别的,比如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城乡学生的看法是有差别的,作为带路人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评价,但不能因为在农村这个问题不突出就不进行教学评价了。总之,在每次进行教学评价之后都要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中,引导学生会辨析,有明朗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打破教师主体格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氛围。教师要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带动家长和社会全体参与。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家长和社会的很多观念也左右着孩子的认知,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需要以家庭社会和学校为背景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家长和社会人要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学习的成就和意义,指导学生检查和反思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有效的开展学习。比如在《生活中的规则》《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诚信是我的朋友》《我与左邻右舍》《集体荣誉在我心中》等教学效果评价中,只有结合家庭和社会人的参与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活得良好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集体生活真快乐》《我和我的同学》《他们都是我的老师》等学习中,要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认知,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转变应试观念,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是集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要把评价结果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评价的标准是多维的,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如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调查报告、竞赛评比、成果展示以及设立成长档案等。在中高年级也可采用书面考查的方式。
  
  1.确立一年或半年后的自我。在开学之初,每位学生要为将来的自己画一幅自画像,描述经过一学期的成长,自己要克服掉哪些缺点,要发扬哪些优点,要取得哪些荣誉,要得到何种进步,然后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资料袋,由老师和同学监督,定期检查,每个个体要写成长日志,定期接受大家的评价,可采取打分制,到学期末评定达到目标的标兵,进行奖励。
  
  2.成立四人小组,接受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四个同学轮流做小组长,对其他三人进行打分,然后把评价结果交给老师,由老师作总评,对每位同学作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记录在个人成长资料袋。
  
  3.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评语。老师制定一个量化评价表格,由家长填写,然后家长和老师定期交流,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其缺点和不足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由家长和老师监督完成。
  
  4.每周一辩论,深入展开讨论。由小组收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在全班展开大讨论大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使认识明朗化、清晰化,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其认识真善美和假丑恶。
  
  5.作品展示。以教材为依据,教师可作适当延伸,确定主题,比如环保“绿化”文明用语等,布置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创作,之后展览作品,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板报、标语、漫画等,都可采用。
  
  四、评价展开的创新化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累教学智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迷谷。比如《我学会了尊重》这一课,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和这个主题向背的现象,如在公交车上面对弱小无人让座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允许学生正视这种迷茫,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正面事例。像《热爱祖国》这个话题,“祖国”毕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热爱祖国应具体到哪些行为,具体到每一件事去讨论去发现,这样祖国的概念就越来越清晰化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多做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来,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评价结果的奖励化
  
  实施品德与社会的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因此要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中教师尊重、欣赏每一个学生;学生尊重、欣赏每一个同伴。教师、学生时时欣赏着生命的灿烂。这是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性学力评价的基础。课堂中进行学习过程性学力评价,教师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去由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赞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可以经常使用激励性课堂用语,进行口头评价,如:“你是大家的榜样。”“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能说得更清楚吗?”“别急,再试试,你能行的。”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的、微小的行为关注上。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我们还提倡即时口头评价与体态评价相结合,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竖起大拇指,拍手鼓掌等,都能起到语言难于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倡适当的物化评价,如以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等来肯定、激励学生。我们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鉴别学生优劣,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导向和动力。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仅有教师、同学和自己,还可以有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学生作出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其更加完善,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