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给校本课例研究把脉
作者:彭永帆
症状一:“依赖症”——盲目模仿,无效益性
课例研究是一项草根性质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是自下而上的。然而许多老师对课例及课例研究的流程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把握,无视学校实际情况,就“打肿脸充胖子”,模仿他人操作程序进行研究。比如某校语文备课组老师,听说兄弟学校课例研究做得很有实效,为了学习先进经验,与该学校教学负责人攀谈了几句,就在自己的学校里试着做了起来:仿专题、忙上课、拍录象、理实录、写反思……一个学期下来,他们忙得叫苦连天。虽然,这样亦步亦趋的操作,也会给学校的教研注入一定的活力。但是,这样盲目的依赖模仿,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状态。
课例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目标引领,激发老师研究的热情,诱发学习内驱力,使他们真正能作一些质的研究。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科学的课例研究过程应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学校制定研究方案→教研组确定研究主题→选择研究课的内容
课堂行为研磨跟进→提炼反思经验→撰写阶段成果→继续后续研究
在实践中,教师必须清楚了解课例研究的基本过程,尤其是主题的确定和章节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及文本的实际情况,然后积极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磨探讨,及时反思和总结经验。努力避免为研究而研究,为成果而成果的功利性做法。通过切身体验,使自己能真正成为课例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
症状二:“迷魂症”——走马观花,无针对性
课例研究有效地转移了一线教师的研究视角,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教学现状。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翻新、变更,致使部分研究热情高涨的青年教师迷失了研究的方向。文本语言的解读,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应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个专题都富有实际意义,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于是,他们就东访西学,周周有变,月月有异,一味地跟时尚、变花样,从而脱离自己的教学实际,使得课例研究的主题没有任何的针对性。记得有一位年轻语文老师为了展示自己的主题课例,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课例主题变了四个,从“有效设计”到“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再到“小练笔的穿插”,最终确定为“如何有效地拓展课外资料”。展示时,她在学生还没有读通课文的情况下,就拓展阅读,对比写法。自然,这课堂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且不谈主题的确定,连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都没有把握,就抛弃文本,无度拓展。这样,怎么能谈得上研究呢?实践证明:任何随意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脱离学生实际的课例研究都是徒劳的、无效的。
时下,课例主题的泛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主题的确立“大”而“空”。例如,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品味语言,如何有效对话……这些问题原本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它渗透于每一节课中,单单提出这样一个专题而无视其它的能力发展要求就显得对“主题”的理解太简单、太机械了。那么,该如何选择确定主题呢?笔者认为,主题时时刻刻在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间,备课组教师集中办公室三言两语的交流便是最朴素的主题。老师们会讨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会讨论切身体验过的具体教学场景,还会讨论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感悟。稍稍留意,我们就可以从中去捕捉、去提炼,从而确定最切合实际的研究主题。确定研究专题后,成员再围绕主题,相互讨论,自主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制定初步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始终处于合作的研究氛围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热情高涨,投入积极。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有效解决了日常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症状三:“疲遢症——形式单一,无趣味性
有效的课例研究应该是扎扎实实、层层推进的,它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际,以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为首要任务。时下,许多老师在课例研究中品味到教师的精彩人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教师患上了“疲遢症”,学习研究的热情逐渐减弱。渐渐地,说的积极性低了,听的热情度降了,思的深刻度浅了。
“课太难上了……”
“现在的交流都没有以前那样敞开心扉地说了……”
“实录整理太费时间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用……”
……
老师们真切的话语是反馈活动质量的最好信息。从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点“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态呢?我想除了他们平时的工作忙碌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课例研究现状:活动方式的单一,听还是那个听,看还是那个看,说还是那个说。年年如此,月月如此,使广大教师感受不到研究的乐趣,从而失去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实,课例研究为教师进行质的研究提供了最宽阔的平台。通过与同事的合作,聚焦问题,就问题说事、找对策,发表意见,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问题,品尝研究的乐趣。课堂实践研磨的形式可以更丰富,有多人一课、一人多课、一人同课;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几节课,可以是一个片断,也可以是几个同质或异质的教学细节,不能一成不变。每次上课,老师们积极参与,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评议,提出改进的建议等。互助的同伴可以进行微格反思,可以利用电脑回放课堂实况,可以邀请学生谈谈课堂收获得失,还可以书面提问的方式进行碰撞交流,让老师们保持一种新鲜感。通过变更活动的地点、组织方式和研讨的方法,使老师们保持持续研究的热情,从而避免“疲遢症”。
症状四:“浮躁症”——浅尝辄止,无持续性
课例研究的主题来源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群体的合作、交流、互助,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所关注的主题视角也将不断丰富,新的问题会随之再产生。这样,使研究专题向课题方向发展有了保障。然而此时,许多教师却浅尝辄止,满足于现状,找到问题的一些症状或解决的一二点小策略,就忙于总结,草草收场,不做更深入的研究,从而错失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如我校一备课组学期初确定了研究主题“品味文本语言,体悟文本情感”,通过几个月扎实深入地研究,总结了几条品味语言的策略,也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如何品味不同文体文章的语言?”“教师语言的锤炼问题”等。但可惜的是“问题”还是“问题”,没有再做深一步的研究。
反思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成为专家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课例研究对于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的教学活动而言,它能帮助教师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找到调整教学的切入口,其结果又导引教师做后续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提炼了许多好的反思经验,如课前反思方面的:如何提炼研究主题?如何凸现主题?研究的主题是否为大多数学生所需要?如何向学生呈现问题等;课中反思方面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高效?预设的路径是否有效?学习方式是否为大多数学生喜欢?生成的广度、高度和深度如何等;课后反思方面的:教学研究的成效有多少?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多少?设计的教学方案能否有效解决问题?通过研究又生发了哪些新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反思,帮助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了反思,教师行为的跟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行为跟进,教育教学理念才会被内化,并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为,为其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