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语言深处

作者:邱敬荣




  语言是作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品质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可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一、 推敲精彩用词
  
  引导学生抓住精彩词感悟课文内涵,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对话”方法。理解精彩词,不能只满足于搬字典、词典的解释,不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的了解,而应该启发学生联系语境,在一句话、一段话、整篇课文中读懂、读透,使读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和教师对话、与自己生活经验对话的过程。在这一“对话”过程,教师除了激励,就是引领:启发学生读进去,品词析句细体会;引领学生读出来,交流整合悟本质。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穷人》这课的结尾,三次写桑娜“沉默”。桑娜曾为之“心惊肉跳”的丈夫回来了,她“沉默”了;当告诉丈夫西蒙死了的消息后,她“沉默”了;当丈夫催促她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她“一动不动”,沉默了。这三个“沉默”集中而细腻地描写了桑娜处在贫穷家庭,丈夫出海未归,擅自将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后的矛盾心理。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咀嚼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高超艺术,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画出文中三次出现桑娜“沉默”的句子,想一想,这三次“沉默”各表现了桑娜怎样的内心活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生:第一次沉默是桑娜为了掩盖内心激烈的斗争,心里在想怎样讲清事情的原因。
  生:我认为第二次“沉默”是桑娜在想,丈夫会作出什么反应?是不是同意她的做法?
  师:是的,桑娜内心活动是从害怕到担心,而最后一次沉默又体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生:第三次“沉默”,桑娜感到高兴,她为得到丈夫的理解而感动,完全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
  师:是啊,桑娜从害怕到担心,从担心到兴奋,这又表现了桑娜什么品格呢?
  生:表现了桑娜关心西蒙的孩子。
  生:桑娜在自己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这种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学生学习词语,多半是从感性化、形象化入手,逐步走向概念化、理性化。这教学片段,我抓住切入口,找“沉默”关键词,读句子,悟人物内心,在对话交流中,交换看法,揣摩人物内心,理解人物品格,获得语感。
  
  二、 品味语言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在学生们的眼里,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品茶始知其香,品酒可知其醇,品读可悟其感”,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品读语言。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泊船瓜洲》。)
  师:这首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呢?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师:对,这个“绿”字用得好,据说有人看过王安石的手稿,开始不是用“绿”字,而是用“到”、“过”、“入”、“满”,前后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选定了“绿”,用“绿”好在哪儿?我们把作者用过的字一个一个代入,试读一读,好不好?(学生齐读)
  生:春到江南,江南发生了变化,但“到”不能体现出来。
  师:那再把“过”放进去读读。
  (学生分组讨论“入”、“满”用在诗中是否妥当。)
  师:再把“绿”字摆进去读一读。
  生:“绿”字把江南生机勃勃的景象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生:“绿”增加了诗情画意。
  师:你能不能说说你仿佛看到江南岸的什么景色?
  生:仿佛看到江南小草发芽了,柳树发芽了。
  生:我仿佛看到一片春暖花开的景色。
  师:这个“绿”字使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正是这个“绿”字使全诗生辉。
  一个“绿”字,即写出了春风和绿色的关系,又为我们展示了桃红柳绿、万木争春的美景图,更表达了诗人胸中迫切的思乡之情。如此的意境,如何让学生体验其美,又学会炼字的技巧。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解决”的平台,用“绿”字好在哪儿呢?把其他的字代入试读,情境创设、有机联系、随机点拨,学生走入诗中,来到江南岸边,在咬文嚼字中感受“绿”字的精妙,获得深刻的语感,领会了“遣词造句要准确得体”、“文章不厌百回改”。
  
  三、 揣摩言外之意
  
  课文中有些词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而学生常常不能很好地领会。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唤起有关表象,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中有这样两句话:
  1.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2.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这两句话中陈赓同志对小红军的称呼改换,从“小鬼”改为“小兄弟”,寄托陈赓同志对小红军的无限深情。在教学我引导学生去揣摩异同。
  师:陈赓同志对小红军称“小鬼”而后又改称“小兄弟”,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称“小鬼”是老红军对小红军的亲热、疼爱,称“小兄弟”变成兄弟关系,更亲切了。
  生:我认为称“小兄弟”,表达了陈赓同志的敬佩之情。小红军宁愿受苦挨饿,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不拖累别人。
  师:同学们真会说,从称呼变化,我们体会到了言外之意,寄托了陈赓同志的敬佩、悲痛、自责的心情,表达了陈赓同志对小红军的极其深沉的阶级兄弟的情谊,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两句话吧!
  四、 把握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在这种个性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千差万别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认知方式,决定了他们对文本丰富内涵的理解是多元的,决定了他们读书对话过程中的感受不同。在学生个体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独特的感受,不仅仅是尊重差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增强语感,丰富体验,升华情感。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草船借箭》中受箭部分。)
  师:诸葛亮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时,鲁肃吃惊,而诸葛亮反而笑着说我们只管饮酒。诸葛亮笑什么?
  生:诸葛亮笑鲁肃忠厚胆小,不懂分析当时环境。
  生:诸葛亮笑曹操多疑,不敢派兵探虚实。
  生:诸葛亮笑周瑜想陷害我,没门儿,等天亮回去交出十万支箭,看你怎么处理我。
  生:诸葛亮笑自己计划安排周密,成功在望,笑自己聪明多智。
  ……
  语言是丰富的,是活性的。抓住“笑”,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感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了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从而进入语言的最里层,探究一词多义现象,感受语言的丰富色彩。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