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考试,愿你更好地为教学导航

作者:王志芳




  —、 让盲区不盲
  
  1.课外阅读
  刚看过关于高考作文错误重重笑料百出的报道:霍金曾是美丽的女孩,后瞎了眼睛,创作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宋江拜把兄弟张飞把他从狱中救出,然后一起亡命天涯;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着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说法,我在苦笑之余,不禁扪心自问:我们小学的课外阅读教学没有责任吗?
  对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各阶段都有明文规定:低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有多少学生不折不扣达标了呢?达标的学生中,又有多少存进了记忆的仓库呢?
  且看某校四、五年级试卷中学生对课外阅读题的完成情况:写出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全年级296人,4个学生写出两个,14个学生写出1个;写出两个感动中国的人物,全年级326人,10个学生写出两个,22个学生写出1个。
  正确率低得可怜!原因何在?很简单——师生从没关注过。谁都认为课外阅读难以考核,事实上多年来也没在试卷上露过脸,而考试历来都是强有力的指挥棒,分数又是师生共同的命根,还有谁会奢侈地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试卷以外的内容上呢?所以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上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白纸黑字写得很明白,但终究因为沦为考试的盲区而成为空话。
  欣慰的是,或许命题者意识到了这一切,课外阅读内容开始在语文试卷上登台亮相。或许,暂时还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忽视课外阅读的现实,但是,至少可以让学生在“吃一堑”后“长一智”,不爱读的尝试读,粗略读的精细读,读点忘点的试图去记忆那么一点点。
  2.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由于它的综合性和活动性所带来的考核的复杂性,导致它沦为考试盲点而终究成为空中楼阁。其实,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考试来促进。
  方式一,专门出题。综合性学习,并非无从考核。需要口头表达的,改为书面考查,也未尝不可。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要求之一——“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对于这方面的考核,某地的毕业试卷中就有这样的命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伊拉克问题、北京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海峡两岸、劣质奶粉、交通拥挤、油价上涨等。你关心的话题是什么?请用总——分的结构表述你对这一话题的看法。”这一命题,不也可以直接考核学生这方面的情况吗?
  方式二,有机渗透。对一些综合性、操作性强的活动,可通过有关题目的考核来促进。比如中年级要求“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那么,不妨来个命题作文“记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高年级要求“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不妨让学生排列一组关于这方面题材的句子。试想,教师在亲眼目睹这些题目后,还会对综合性学习置若罔闻吗?
  
  二、 让虚区不虚
  
  1.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新课程十分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它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上级有关部门也十分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考核,一再发文要求教师认真组织考试,规范考核评价过程。然而,由于其考核成绩终究不能像笔试成绩那样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很多教师在考试过程中匆匆走过场,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指导不力甚至干脆避而不练。
  某地五年级试题中意外出现了口语交际题——“王小明去看望生病的李奶奶,向护士打听病房号,该怎么说?”这看似十分简单的题目,很多学生竟然答不好。有的没有礼貌,有的语意不明,还有的因审题不清而答非所问。五年级学生,竟然连问讯也有困难,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感谢这题目,给了语文教师一次反思的机会。很多教师在感慨万千中真正感到了这方面训练的重要,即便是惟考是教的教师,也在失分之后从此不敢懈怠。
  2.作文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然而,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应考,就让学生背范文,教学生套作文。据说这还是不少教师获取高平均分的秘诀,在多次考试中屡试不爽。
  或许,这高分能博取家长、校长的一时欢心,但是,其代价实在太惨重。这虚假的高分,带来的是投机取巧,带来的是学生侥幸心理和不思积累、不愿练笔的惰性,归根结底造成的是学生诚信的缺失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停滞不前。
  如果考试能堵住学生套作文的路,那么,教师也就迈不开让学生背作文的步。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但是,试卷上的作文不宜如此!只有以客观命题为主,才能将投机取巧之路堵个严严实实,才能让教师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研究习作教学,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建议,看图作文不失为较科学的命题方式。
  
  三、 让误区不误
  
  1.积累
  学生语言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对语言的触摸,理解,运用直至积淀内化。“一口吃不出一个大胖子”,丰富的语汇同样需要在大阅读、勤运用中得以积累。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语言的积累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忽略其中习得的过程,到复习阶段企图让学生背记、默写大量成语来应付考试。教师尚能借助各类参考用书再集几人智慧整理出一张讲义,而学生要将这些孤立的没有或少有意义关联的东西一一背下何其困难。即便能勉强背出,这些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又能存储几天?又有多少积极语汇可供日后运用?
  个人认为,课外积累,应侧重于考运用。给一个情境,要求写出相应的语言,这样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更能衡量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比如“写出三个带‘春’的成语”这样的题型,不妨改为:看了这段文字的描写,你能用哪些成语来概括?试写出三个。(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天气转暖,花儿开放。院子里,柳树发芽,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黄莺啼叫,燕子翩飞。)
  考核形式的改变,至少能给存在错误认识的教师提个醒,从而开始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
  2.阅读
  (1)多元解读。新课程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元解读理论也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接受。但是,一些教师又错误地将学生多元解读理解为让学生众说纷纭,对错误观点不敢指正,对浅表看法不能引导,对偏狭见解不会拓展,对零碎感悟不懂整合,对相似结论不善择优,一味地予以肯定或者不置可否。在阅卷时,对明显的错误,就打着多元解读的旗号为学生自圆其说。这样做表面看是为了学生,但最终只会害了学生。
  如果阅读命题能给个方向,那么阅读教学或许能走出误区。比如,对一些综合性问题,不妨来个“安民告示”,比如“至少从三方面说明原因”;比如对一些需要从深层剖析的问题,干脆让学生分别将表面和实质的原因写清楚;再比如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可罗列几种答案让学生选择……
  这样的题型无疑给教者和学者点了一盏明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经历拨正、深入、敞亮、聚合、筛选的过程,才可能日趋正确,完整,深邃。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对多元解读作出完满的交代。
   (2)模糊教学。曾经,很多教师将词义教学的模糊性错误地等同于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重点词语的感悟,理解,品味,致使学生的阅读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学生的语感得不到培养,其阅读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
  好在近年来的试卷中,终于看到了解释词语的题型,如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根据意思找出相应词语、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等等。让人欣慰的是,在如今的课堂上,终于看到了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语的教学环节。
  总之,“怎样考就怎样教”,让我们共同期盼一张张能真正引领语文教学的试卷新鲜出炉。愿考试更好地为语文教学导航,愿语文教学及早地走出盲区,夯实虚区,纠正误区,愿语文教学在考试大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之上!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