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孟母三迁是明智之举
作者:林传忠
一、 孟母关注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作有益有效的引导
儿童生而有天性,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这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都是可以通过环境变化、教育等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正如孟子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学着筑埋坟墓。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可见孟子的兴趣爱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按文中李老师要尊重孟子兴趣、个性的说法,孟母看到孟子对筑埋坟墓有兴趣,就对孟子进行筑埋坟墓兴趣的引导,使其成为一个有技术的筑墓者,显然这是十分荒唐的。再延伸一步,如果一个孩子喜欢打架,父母是不是也要顺着他的天性,培养出一个打手来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说法是对的,但这句话可以作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好的兴趣是最好的好老师”,二“坏的兴趣是最糟糕的坏老师”。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个性品质是有好、坏之分,有低级、高尚之分的,这时就要我们家长作必要的引导,择其善而从之,否则“坏的兴趣是最糟糕的坏老师”,会把孩子引入歧途。实际上现在每位家长都不会对孩子的兴趣不加区分地引导,都会根据自己的理念、现实社会的标准作出相应的矫正与引导,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另外,孟母三迁是孟母从环境角度思考对孟子教育作用的,至于孟母是不是真不顾孟子的兴趣而“三迁”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我个人认为当时孟母不是没有考虑孟子的兴趣,而是培养了孟子良好的兴趣,挖掘了孟子的潜能,才使其成为了一代圣人,这足以说明三迁的成效。难道只有成为出色的筑墓者或是富甲一方的商人才是顺应孟子的天性,我看未必。
二、 孟母重视了环境是对人发展的核心作用
文中提出“社会生活是本活教材,这本活教材是任何人任何生活都不能或缺的”。这个观点我十分赞成。但认为“孟母三迁是对环境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践踏了真实有用的生活环境”的观点却是不敢苟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出不同的人才。孟子小时在不同环境中也表现了不同的行为。如果当时孟母不迁,孟子还真有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筑墓者,这与孟子成为一代圣人相比,其成就上显然有天壤之别。正因为孟母把住所迁到学校附近,这才为孟子成为一代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人生活的地方都必定存在着丑恶和不利于成长的因素”,这是没错的。人成长都要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磨练与教育,才能更全面地发展。但这要看这正、反两个方面哪个方面占优势,如果是真、善、美的占优势,孩子也会学会真、善、美;如果是假、丑、恶的占优势,孩子则会学会假、丑、恶。所以就要考虑不同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了。孩子因为年龄小,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他们在假、丑、恶环境里学会了假、丑、恶,而他们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就是假、丑、恶,更谈不上通过接触丑恶来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世界,明辨是非,趋利避害了。
正因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核心的作用,孟母才不断选择合适的环境来促进孟子的成长。选择真、善、美占优势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积极向上的底子,让孩子树立一个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这时才谈得上如何让孩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去适应和发展。只有先固正本,才能抵制邪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分工也将越来越细,人的培养也必将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此,搞高科技的人才未必一定要能分清“麦子韭菜”,他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专长,研究出自己专业成果,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了。如果每个人什么都懂,虽是全才,也必将是庸才,不可能做出突出的成绩,只能平凡一生罢了。
三、 孟母的人才观是当时时代人才的体现
不同的社会必有不同的人才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也是每个人无法超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人才观,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观自然也就不同。同样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也有不同的人才观。因此没有最优的人才观,只有合适的人才观。孟子生在一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孟母的人才观就是那个时代的体现,所以不能说是片面的,而且应该说因孟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观,心中有远大的育人目标,并积极实践,孟子才有了成为一位伟大学者的可能。另外人才的培养只能朝着某个方向,如文中所说的懂技术、会经商,这当然也是一个培养方向,难道培养高层次的学术人才就不是一个方向?文中认为孟母三迁的教育手段行为都是重视书本知识为重,一心只想将孟子培养成光宗耀祖、显赫门庭的统治者有错,难道孟母不迁只想把孟子培养成懂技术的筑墓者或是会经商的商贾就正确了吗?应该说无论是培养懂技术的筑墓者、会经商的商贾还是统治者都是一个育人方向,所以孟母想把孟子培养成一个劳心者,并努力去实施,这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明智的。其实现在的家长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来培养子女,他们的愿望都是使子女成为高层次的人才,而不是种田、种地的体力劳动者。我们不能歧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也是社会的建设者,社会需要他们。但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却不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如果是这样,我们将永远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社会将不会进步。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一定不能脱离那个时代,如果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事,就要犯错误了。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