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守住“文化”的“底线”

作者:杨淑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开篇的“前言”部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既说明了语文的交际功能,也展示了语文的文化功能;篇中“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部分又进一步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篇末又以长长的70首古诗文(1~6年级)背诵推荐篇目作为“底线”,更是让“文化”的气息荡气回肠,充满整个《标准》。
  语文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吸收、记载、传承、交流、保存等多种功能。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诗、词、曲,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通过文字这一特殊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动丰富、自成一统的文化底蕴,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气质。
  古诗文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不时召唤和诱导着学生去开掘其文化的矿藏,去吮吸其文化的甘露。那么,如何有效地用活、用巧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语文资源,守住《标准》中文化的“底线”呢?
  
  一、 以识字为载体,守住“文化”的表形
  
  《标准》中所推荐的70首古诗文篇目涵盖了整个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诗文文化的吸收、理解与运用的程度、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古诗文是他们识字的极好教材。实践运用中,可分门别类地将这些古诗文打印出来,或直接让学生自己根据篇目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出来,注上拼音、绘上插图、贴上封面,设计装帧成一本本融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识字本》,人手一册,翻翻、玩玩、读读、背背、记记。既愉悦了身心,又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记住大量生字。诗文是生命的歌,读来琅琅上口,谐于唇吻,一行行、一首首,跳动着美的节奏,回荡着美的旋律。这样的过程,学生由拼音及汉字,由汉字记住诗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而知诗人、明诗意、抒诗情,与诗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人与诗境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一颗颗“文化”的种子伴随着好奇、兴奋、幸福驻扎进学生的心田——诗文作为一种表层化的未深加工过的原始养料沉淀了下来,为日后学生“文化”的生长夯实了根基。
  
  二、 以自读为主线,守住“文化”的灵魂
  
  著名学人邓拓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可见,积累有多重要。我国古代的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精选的70首古诗文中有治国安邦之策,有教学理家之道,有志庆寄情,有述怀言志,有咏物喻理,有讽谕记史,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可引导他们在读诗文上下功夫,既积累语言,又积累文化,从而真切地把握住诗文的灵魂所在。
  1.诵诗中句。古诗言简意赅,要多读,要熟读,要背诵。一首诗犹如一首动人的乐曲,反复诵读,会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读了让人神往春天大自然沐浴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一首诗犹如一页历史画卷,反复诵读,会再现当时社会的缩影:李白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军行》),读了把人带入古代那惊心动魄的战场;一首诗犹如一则诲人的故事,反复诵读,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读了令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油然而生。总之,学生通过大量吟诵,不但记住了名诗佳句,不断“厚积”,而且弄清了每首诗文的内在涵蕴,激活了原有认知经验和系统。
  2.赏诗中景。古诗文中有许多写景咏物的名篇,以景传情,以形传神,形象鲜明,充溢着诗情画意,可谓“诗中有画”。读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就像看到一幅高挂天空、直泻而下的瀑布图;读了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就像看到一幅春天自然风光图;读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像看到西湖夏日荷池图。这些诗以景染情、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诗中的景,感知诗“氛围和色调”,体验作者描绘的情境,将自己融于诗情画意之中,诗文化作了春风雨露浸润着学生的灵魂。
  3.悟诗中情。任何一首诗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需反复吟诵、感悟才能有所得。古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的情感熏陶了一代代的读者。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曾勾起了多少朋友之间美好的回忆;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描述的慈母关爱子女之情,曾拨动了多少天下儿女报答慈母养育之恩的心弦,等等。可谓是诗牵情起,情随波动。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将这些处世文化,交往文化,人格文化等积蓄下来。
  4.明诗中理。读诗就要探究诗人作诗本意。读了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就要探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道理;读了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就要弄清看问题要全面的思想;读了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就要明白世界万物盛极必衰的道理;读了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就要学习诗人不因境遇好坏永葆高洁的品质。总之,读这些意境含蓄、哲理深邃的诗时,应引导学生仔细品鉴,捕捉意脉,找准真谛,充分挖掘出诗文灵魂与学生潜在需求同构共生的滋长点,让诗文文化永恒地滞留在学生心间。
  
  三、 以写作为途径,守住“文化”的神韵
  
  古典诗文是古代诗人智慧的结晶,是山、水、人、物等的意合体,是学生作文非常有效的素材。高年级学生可通过改写、编写、补写的方法,去记忆、开掘、延伸诗文文化,领略“文化”的神韵。
  1.写诗中意。学习古诗文时,可引导学生练习写主旨与诗文相同,内容与诗文相近,体裁、人称等与诗文不同的习作,让他们在领悟诗文主旨和掌握诗文素材的基础上,学习对诗文的改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用一种全新的样式对诗文进行诠释。读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小时看月的情景,想象作者小时观月的景象写一篇故事。读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可引导他们抓住诗中富有特征的景物: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展开想象,写一篇借景抒情散文。通过练习改写,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知晓其潜在意境。
  2.编诗中剧。有些古诗文内容虽少,但记叙事情较为详细,假以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舞台背景、人物活动情况,可将古诗文改为一幕幕动人的小话剧。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可再现春天里一天早晨,李白乘着小船悄悄离开汪伦处所,这时,汪伦带着一群乡邻前来送行,李白挥泪写下送别诗的生动场景等等。这样的写作过程学生已完全穿透诗文表层,深入到诗文的血液里。
  3.补诗中白。古诗文内容跳跃性很大,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为切入点,让他们大胆补白,描述出园中春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读李绅的《悯农》,可启发他们补“春种”、“秋收”的劳动情景,深切感受农民勤耕苦作的艰辛。这一创造的过程,可使原来比较凝练的文字趋于具体,淋漓尽致地展示诗文文化的魅力。
  四、 以开发潜能为目标,守住“文化”的根基
  学生记忆诗文、理解诗文、运用诗文,其最终目的应落脚到用诗文开启学生的心智上;学生守住“文化”的表形、守住“文化”的灵魂、守住“文化”的神韵,其最终目的是要留住诗文文化的“根”,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阶段,吟诵诗文有利于训练记忆力,发展思维力,激发想象力。另一方面,古典诗文作为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从孔子的知人善教、中庸个性到老子的致虚宁静的贵柔人格,从颜回的安贫乐道到荆轲的悲剧性格,蕴涵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造烛求明,读书求真”,让学生尽早熟读一些有价值的诗文,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本源,便捷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开发潜能,得以迅速地健康成长。
  《标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挑选出70首古诗文,并郑重地要求在课后练习或课外背诵。因为我们深知,它们所包容蕴涵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系,只有深扎于民族文化的根,才能更好地“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