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无处不在的道德教育

作者:陆 浣




  除了文化课外,日本的小学还有三门属于道德范畴的课程,即《道德》《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这三门课虽然没有教科书,但日本文部省在“教学指导纲要”中,对其中的每一门课都有统一的要求。
  《特别活动》——“通过理想的集体活动,在培育孩子健康的身心及发展个性的同时,培养其集体、自主、实践、协作的态度。”这门课主要用于班级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集体的活动,如学校、以及年级之间的联谊活动等。
  《道德》——“以培养道德的心灵、判断力、实践的意欲和态度等的道德性为宗旨……”围绕着:“1.自身2.自他关系3.与自然及崇高等事物的关系4.与集团及社会等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两年为一个台阶,分层次地一步一步提升孩子们的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
  例如第三部分的“与自然及崇高等事物的关系”,在一、二年级时的要求是:亲近身边的自然,以友好的心情对待动植物;为自己的生而感到喜悦,爱惜生命;接触到美好的事物时心感愉悦。三、四年级时要求:为自然的壮美和不思议而感动,珍惜自然和动植物;感受生命的可贵,爱惜具有生命的东西;对美好和高尚的事物怀有感动的心灵;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了解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环境;知道生命的宝贵,尊重其他的生命;拥有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感动的心灵,以及对超越人力范围之外的事物升起敬畏之念。
  低年级的《道德》课上经常是给他们看电视。日本NHK电视台的教育频道有一个小学《道德》课的定时节目,这个节目以一个孩子为主角,通过讲述发生在这个孩子身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来形象地教给孩子们关怀、平等、正直、勇气等道德理念。三年级时,儿子和他的同学们得到了一本辅助教材:《心灵笔记》,这本书便是围绕着这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用各种灵活的手段提升孩子们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操。在书本的首页贴着儿子的一次学习记录,主题是:“为了大家能够一起愉快地生活,在每天的生活中自己都能做些什么呢?”只见他写着:“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爱惜生命·安慰别人(看上去心里难受的人)·礼貌地打招呼·当心坏人·放齐厕所的拖鞋。”“在家里:帮助做家务,九点之前睡觉;在学校:放齐厕所的拖鞋,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在社区:红灯止步,帮助残疾人。”在书的空白处,儿子零散地记着一些句子,估计是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东西,有的话很有意思:“对所有的事物抱有感恩之心。”“过去,是寺院和政府教大家学习,现在是在学校里学习。人,一直要学到死。要自己学习。”“不要提出意见而是提出智慧!没有智慧就出力气。”
  “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将道德课与学校所有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计划性、发展性地对其深化和统一,加深孩子们对道德价值的自觉意识、培养其实践的能力。
  其实,当我领着还是一年级新生的儿子踏入学校的第一天,便感受到了他们的德育是怎样的无处不在了。那天上午,我们按时来到了学校礼堂的门口,只见外面墙壁上贴着新生的分班名单,找到儿子的名字后,旁边一个彬彬有礼的大孩子来给我们做引导员。他领着我们去找儿子班级所在的楼栋,告诉我们门厅里班级的鞋箱位置,并把儿子交给班主任老师。一问才知,他是六年级的学生,现在停课来接待新生。
  他们的学校有这么一个习惯:不同的年级之间相互结对子——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结对子,学校将其命名为“异年级交流”,交流的时间就是在《特别活动》课上。而照顾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弟弟妹妹们的责任,很自然地被那些刚刚升入六年级、已经成为学校“长子长女”的同学们担当了起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先是互相认识,儿子的“对子”是个女孩,从这位姐姐那里他得到了一件礼物:一个手工制作的漂亮的帽子,还有欢迎信和自我介绍。后来,大孩子和小孩子手牵着手转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熟悉校园;再后来,一起做游戏、一起进午餐、一起参观、一起远足……直到小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礼物和精心编排的节目送走毕业班的哥哥姐姐们。
  同样,四年级与二年级、五年级与三年级分别结对子,全校同学在每一学年都有各自的异年级朋友,而且每月进行一两次交流。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活动,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友爱,还获得了交流的经验,这些经验一定会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校园里,有时还能看见几个正在拔草和打扫户外厕所卫生的老人,他们的行动完全是自愿的。而学校的师生们也会对此铭记在心。在专门的“感谢会”上,学校会将他们请过来,在孩子们的校歌声中,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向这些志愿者送上自己写的信;三、四年级献上鲜花;五、六年级则呈上自己做的“奖状”。这种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奉献以及对这种奉献的感恩,以一种经常的、自然的方式滋润着孩子们的身心。这种点点滴滴的、流于平常的爱心教育,常常令我敬佩不已。
  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欣赏,培养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自然、感受他人心情的“感受性”——这似乎已经渗透在了学校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因为他们认为,当这种情绪在内心升起来的时候,体谅和关怀、以及崇高的人格将会逐渐形成。老师有时候会启发孩子们:想想周围同学有些什么优点?谁曾经怎样帮助了自己?然后将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送给那位同学……教室里的墙壁上、外面走廊靠窗的台柜上经常贴满或摆满了孩子们的绘画和手工作品,目的是让大家互相学习和欣赏,有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写下感言。在儿子的一幅叫《热气球》的绘画下,贴有一张留言纸,上面写着好几个同学的感想:“我觉得这幅画是很仔细地观察了热气球而画出来的。我也想变成热气球在天空上飞一飞。”“画上面写出了‘我想在辽阔的天空上飞翔’这个心愿,这句话写得很好。”……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发现、赞赏和被发现、被赞赏的活动,把正确的道德观和实践意欲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传递给了孩子们。在学校的时时处处,他们就这样朴实无华地实施着没有边界的道德教育。
  谈到道德教育,使我想起了素质教育这个词。我们很早就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了,可是我一直觉得这个素质教育的概念有失偏颇。这个“素质”究竟应该指什么?所谓“素质”实际上是道德的另一个代名词,素质教育应该为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提供基地和素材,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应该在平平凡凡中求真实,应该像我们时刻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