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如何把科研活动融入教学过程
作者:徐爱杰 欧群慧
一、 选择体现教师研究志趣的教育问题
选题是否体现了教师的研究志趣是教师能否做到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前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题。
1.教师是发现教育研究问题的主体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从选题到研究的具体实施都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专业科研人员在整个过程中给中小学教师以必要的引导与实施方法的具体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在研究的几个环节中,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主动发现问题,找到教研活动的起点。由教师自己发现的研究问题基本上都是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疑问与难题,从科研的第一步起,教师就把科研活动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参与科研的被动性,避免教师机械执行别人的研究设计的现象。实际上,研究问题反映教师的研究志趣也是中小学校本教研伦理的一个体现。
2.教师要提高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
研究问题的确定是一个过程,一般都要经过了解、思考、讨论、修改。教师要把选题作为一个研究过程,在不断的否定与肯定中,明晰自己的思路,确定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但在繁忙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还不善于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系统的支持,对教育情境缺乏分析,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教育问题的存在。二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提高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适时地捕捉到较好的研究问题,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在分析教育问题时有理论背景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通过专业科研人员的支持获得研究问题的相关理论。实践与理论在教师的头脑中不断地相互论证,并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联系,教师们就能越来越敏锐地发现值得研究的好问题了。
3.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
为了更好地明确研究问题,教师要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更具体的分析。教师在分析问题时可以把教育现象理解为由各种教育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方法、教材、学生、教学环境、家庭、社会等等,再进一步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形成研究的具体内容。
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还要考虑是否有相应的客观条件,如要考虑人员、时间、研究对象、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的要求。
从以上几方面出发,教师就可以选到密切教学实际的研究问题。
二、 选择适于教师采用的研究方法
1.多方法多角度搜集资料
给要研究的问题下一个科学完整的结论往往需要研究者运用多种方法来搜集资料。尤其是教师没有更多的研究经验,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同时弥补研究对象的不足、以及分析角度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准确或者歧义。在不同研究方法的结合上,一般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研究方法,搜集言语资料的方法结合搜集非言语资料的方法,例如问卷可以结合访谈、访谈可以结合观察。多种方法的运用还可以启发教师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多角度分析的能力。
教师做教育研究有一个优势条件:有充足的研究对象和教育教学经验。因此,适合教师选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由于实验研究法需要控制多种研究因素,又要有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结论,不适合教师独自采用,需要在教育科研专业人员的具体指导与控制下进行。具体采用哪种方法或哪些方法的组合还要根据具体课题来定。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搜集资料。
2.增强运用实证性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多数教师习惯于通过查阅资料、翻阅报告记录、听专家的讲座或者总结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给问题寻找答案,缺少运用实证性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在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指导人员应有意识地指导他们运用实证性的科研方法搜集资料,例如问卷、测量、观察、访谈、实验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让老师们学会搜集说明问题的证据,学会有根有据地下结论。
有的书上认为质的研究方法更适合于研究教育现象,更能真实地反映教育情境。从现象学的理论角度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来看,质的研究方法确实是比较适合于研究教育情境的。真正质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超越了实证研究的。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人员洞察研究问题、把握研究问题、以及表达研究问题的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我们的中小学教师真正缺乏的还是实证研究的观念和方法,缺少基于实证的研究思想和科学研究的观念。如果对于实证的教育研究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的话,教师是很难理解与运用好质的研究方法的。
中小学教师应该在理解与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质的研究方法。
三、 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设计与实施研究过程
1.研究设计与教学设计同时进行
虽然有很多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例如行动研究法、写教学反思等。两者相互分离的现象仍然很多,我参加过一些教师的科研活动,他们可以结合教学提出一些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但是很可惜,经常大家只局限于提出问题,很难系统深入地讨论下去,更没有实践过程中的探索与尝试。大家只是在提问题,并没有讨论分析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意图。其实,在教研活动中针对教学实践提出问题之后,老师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
教师们习惯于研究是研究,教学是教学,把研究与教学看作两件事情,两个过程。教师校本教研选择的问题都是应用研究,只要注意几个环节,教师就可以把研究过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2.合理选取研究对象
在研究设计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是首先要解决的。研究对象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使研究对象对自己的研究问题具有代表性。教师能方便接触到的是本校的本班的学生,理所当然的会结合教学过程,把本班、本校的学生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如果教师要研究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给研究问题找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答案,仅有本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不能很好地下结论。教师可以通过校际联合做研究,也可以通过典型个案与样本群体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来弥补样本代表性不足。另外,研究者应注意所确定的样本的结构要能满足对研究结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需要。例如,性别结构、年级结构、地区结构等。
3.学校为教师创造教研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校本教研的条件,使教师能顺利地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指导者帮助教师控制研究过程,例如实验过程中自变量的操作,调查研究中调查现场的控制等,提醒教师在研究实施过程中注意资料的收集与记录。指导者要帮助教师分析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研究设计的原因、学校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这些分析也是研究经验,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有效发挥研究者群体之间的合作性
教育研究小组一般由多个成员组成,中小学的校本教研一般以骨干教师为中心,有的是相同学科教师,有的是相同年级的教师组成课题组。发挥成员之间的合作性对研究的顺利进行很重要。
教师是一个研究整体,要分工更要有合作,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相互启发,共同讨论。在不同的问题上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指导。这样教师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整合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进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开阔大家的思路,促进研究的创新,例如促进学科整合以及学科边缘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校本教研过程中,需要本校教师之间合作,还需要校际之间的合作,需要与高校等教研部门的合作。
四、 教师要善于获得专家的系统指导
由于教师的教育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适时的专家指导不仅是必要的,往往是关键的。有效的指导使教师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使教师有所悟,有所得。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就自己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向专家请教,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教师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的过程。
专家对教师的指导要有系统性,系统性的一个含义是教育研究的各个环节不是孤立的,教师在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时应注意研究过程的前后联系。系统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对教师的指导不是单纯的针对一个研究问题,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指导者帮助教师搜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教师分析教育情境,提高问题意识。
中小学校长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科研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重视,并把这方面的改进看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走向更高层次的重要途径。这无疑是正确的。这条路怎么走,恐怕还要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来做。如何做到教研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无疑是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