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谈文本的解构

作者:苏奕茹




  解构文本,即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解析,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二次建构。教师对文本有怎样的解构就会有怎样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人在备课时把大量的心力花在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上,而忽视了自身对文本的解构,结果往往不得其门而入。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点出了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教材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构。面是由点组成的,解构文本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突破点、着眼点、生长点、补充点。
  一、 突破点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从哪里突破,怎样突破,这关系到课的走向、布局。教师选好突破点,意味着解构文本的基本思路已经成形。
  1.顺藤摸瓜
  这是顺教法。找到“藤”才能摸到“瓜”,这“藤”可以是行文的脉络,也可以是情感的主线。这种教法教师对文本再建构的痕迹不十分明显,不体现在课的框架中,而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更多地融入教学的细部。支玉恒老师教学《匆匆》一课时,就指导学生按顺序一段一段地读课文,在推进诵读中完成课文的学习,自然、实在、实效。在非公开课上,老师们经常会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只要把握得好,一样可以上出精彩来。不仅如此,采用“顺藤摸瓜”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2.提纲挈领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这“纲” “领”即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找准这“纲”“领”就成了解构文本的关键。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提取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或过渡句,由此生发开去辐射到全文,或联系上下文把提取出来的句子读“厚”。还可以在矛盾处或学生认识的模糊处作文章,引导学生在读文、思考、讨论三结合中明确认识,当然,这要求教师解构文本时具备一定的教学敏感和教学预见性。有的老师能透过纷繁的文字看到文章的凝聚点、勾连点,以引领之姿和学生一起感受文本的魅力,创造有魅力的课堂。王崧舟老师解构《长相思》一课时,就词的上阙提炼出“词人身在哪里”这一问题,就词的下阙提炼出“词人心在何方”这一问题,联系上下阙来看,词人身心的矛盾深层地揭示出词人的思想情感。王崧舟老师作为普通读者的独特领悟力令人叹服,作为教师的独特匠心让人对教学充满期待。显然,“提纲挈领”式的突破文本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集中。
  3.联珠合璧
  这是板块式教学。将文本解构成一个个并列或递进的板块,每一个板块的核心即是“珠”。有的文本本身的结构就呈板块式,依据文本结构来架设课的结构显得通畅顺当。有时候,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体悟,愿意超越文本,以板块的形式重新建构文本。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话别的情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有的老师依据文本的板块建立相对应的教学板块,这是一种建构。还有的教师对文本进行结构重组,分成“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和“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两个板块,再拓展出“和平时期的亲人亲情”这一板块,这是又一种建构。采用“连珠合璧”式建构法,各教学板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有联系,层次清楚,学生听课也较不会疲劳。
  二、 着眼点
  一篇教材就是一处矿藏,可以挖掘的教学点很多,教师通常是从以下两大方面来考虑:
  着眼点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能从语文课上学到什么?掌握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文章、段落;学会阅读;学会写作……一般认为,字、词、句、篇是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范畴,小学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语文课要着眼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提法似乎已不新鲜,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之潮轰轰烈烈的今天,它几乎被人们淡忘了,恰恰在这样的时候,人们又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离不开适当的训练,选择什么样的训练点、怎样巧妙地训练是教师在建构文本时应该立好的“桩脚”,明确这一点,才可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扎实、实效,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着眼点二:享受阅读的美妙。
  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我们为什么喜欢阅读?因为希望了解这个故事;因为喜欢某个人物;因为喜欢文中的语言;因为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阅读是美妙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享受阅读的美妙,语文课要让学生明晰或放大这种阅读的美妙感觉。语文教师要记住,我们的学生首先是一个纯粹的读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生,过分地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不仅不能突出“语文味”,反而会让语文课“没有味儿”,明确这一点,才可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情味、有趣味、有温度。
  这两个着眼点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的,又是可以相互包容、相互贯通的,如果说,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载着学生通向语文彼岸的船,那么,享受阅读的美妙就是这条船上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陷入“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认为某堂课或某位老师的教学存在不合理的偏废。笔者认为,正确地看待这两个着眼点之间的关系是协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键。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根本,在面临取舍之时,应该给予必要的保证。
  享受阅读的美妙是灵魂,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可以集中生发,成为教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堂课中可能会有所偏废,但在一定的教学阶段里,两者应该是动态平衡的。
  事实上,我们通常是可以找到两者的契合处,让它们相生相伴的。
  支玉恒老师在备《匆匆》一课时就考虑到:这篇文章语言清新优美,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一句话,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诵读中享受阅读的美妙。“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享受阅读的美妙”两者的契合点有时并不复杂。
  三、 生长点
  优秀的教师往往能从一个教学点生发开去,调动学生的热情和智慧,进行一次愉快的、美妙的、洋溢着智与识的语文之旅,这样的教学点就是课的生长点,它是把文本中具有特定价值的东西植根到学生的心里,生长出语言的、文字的、文化的、情感的、思想的树来。这生长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词语、句子、标点、数据,还可以是一次拓展、一组比较、一场论辩。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点加以“小题大做”尚有章可循,但是怎样让它成为教学中的生长点,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领悟和独具的匠心,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品味优秀的课例,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或许可以做到心领神会吧。
  1.在能引发学生热爱文字和文化之处加以生发
  叶澜教授郑重指出:“如果我们再不把我们的语文教好,教得我们的孩子从他认字开始就对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一种美感,产生一种很喜欢、很愿意学好的愿望,能够体会它的博大丰富,我们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热爱,这是语文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理解成大而空的口号,我们的语文教材内涵是如此丰富,把握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地方生发,让学生透过一叶而知秋,对文字和文化产生好感,这种好感慢慢累积、发酵,就会成为热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