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把场景转变为情境

作者:翟运胜




  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下册46页“认识方向”想想做做第2题:
   
  A设计:
  提问:这些果园分别在水库的什么方向?
  苹果在水库的西南面,水库在苹果的东北面。你也能照样子说一说其他果园吗?你能向其他同学提出一些问题吗?学生互相提问回答。
  B设计:
  谈话:美丽的青山乡是一个水果之乡,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出示水库及水果种植情况示意图)。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现在你就是一名小导游,你能向前来游览的游客介绍一下青山乡水果种植的分布情况吗?
  学生开始模仿小导游介绍水果种植的分布情况。教师组织同桌学生一个扮演游客,一个扮演导游,互相提问。
  比较这两种设计,第一种设计给学生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场景,而第二种设计把这种场景转化成了情境,激起了学生思考、表达的欲望。很显然,第二种设计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教学必需的,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给学生营造的往往是一种场景,而非情境。场景与情境有什么区别呢?是否能诱发学生深入地思考是场景区别于情境的最主要标志。场景更多地指活动主体置身于其间的物质的、外在的、客体的存在对象,注重的是外在的“场”。情境,更多的关注活动主体的“体验、氛围,更重视主体内心的感受。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其实,很多教师所营造的“情境”其实质是一种场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暂时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处理不好,提供的场景不仅不利于学习,其中的非数学成份还会引起学生的遐想,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例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蓝猫要到我们班里来做客,看我们班哪位小朋友学习最认真,大家高兴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起来,但是下面的教学却令人乏味:首先是附有蓝猫头像的复习题,接着是附有蓝猫头像的例题,最后是附有蓝猫头像的巩固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渐渐冷却,在蓝猫头像的刺激下,有些学生开始回忆起动画片中的情节来。一个富含数学信息的场景使情境创设成为可能,但从可能转化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把场景转变成情境呢?
  
  一、 场景做成“糖葫芦”式,把场景转化为促进学生持续思考的情境
  
  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创设一个 “童话情境串”,这种“糖葫芦”式的场景就像是一部连环画,可以使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引爆学生的思考热情,防止出现注意力疲劳,有助于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
  例如 “有关8的加、减法”(苏教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练习课:
  在这节练习课中我贯穿了一个给蓝猫过生日的数学故事。
  情境一:给蓝猫过生日,哪两个水果上的数字相加等于8,谁找对了,并说出算式,谁就可以“吃”到水果。
  情境二:生日庆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调皮的小猴子还没有找到座位,谁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呢?出示了几个小猴子的图片,每个图片下面有一道算式。
  情境三:生日庆祝会上精彩的节目引得蝴蝶翩翩起舞,大家看,蝴蝶也来表演节目了。请大家看一看,来了几只蝴蝶?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有关8的加减法算式吗?根据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由于“情境串”的使用,学生情绪始终高昂,学习得非常愉快。
  
  二、 引导点拨,把场景转化成学生思维激荡的情境
  
  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设计场景时尽量使之有趣化、儿童化,可是小学儿童一般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本质方面,而常把注意分散到一些次要的、非本质的方面去,以致被一些不相干的细节所吸引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及时、恰当的点拨就非常重要。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教师出示下面这个场景:
  
  师:(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们和邻居小鸡们一起来到草地上玩耍,看着这些小白兔和小鸡,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上面有一条小河。
  生2:河上还有一个小桥,有两只小白兔正在过桥。
  生3:河那边还有大树。
  ……
  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很容易被场景中一些不相干的情节吸引,这时场景还仅仅是个学习的“容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教师看到这种情况,这样点拨: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小鸡是几只在一起的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的提问使场景转化成了数学成份占主导地位的情境,学生开始用数学的眼光打量起这幅图。
  
  三、 信息动态化呈现,把场景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情境
  
  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下册35页练习四第5题:
  
  这个情境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它呈现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如果不借助课件动态展示,把这些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很多学生会被众多的信息搞得分不清头绪。在没有课件动态呈现的情况下,我找来了三个口语表述能力好的学生分别扮演这三个小朋友,让场景中的信息动态呈现,形成了学生能够理解的情境。
  生1:我拍了20下。
  生2:我拍的比生1少。
  生3:我拍的比生1多。
  生2:我最多拍多少下?
  生3:小强最少拍多少下?
  三名同学的对话让学生很容易地整理了信息,熟悉了场景,理解了问题情境,学生发言非常踊跃,实际教学效果较好。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