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课间活动巧安排
作者:周信东
《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意思是说,高明教师的教育教学,在于善于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严格要求,但决不强迫学生,使他们感到压抑。爱玩爱闹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强迫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甚至连用来调节身心的课间活动也这样全说“不”,因噎废食,显然不是高明的教育,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只有通过正面的引导,让学生课间活动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调节身心,才是最成功有效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 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课间活动项目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都是自发性的,比如当前最流行的是趴在地上砸反、打卡等,这些活动带有一定的赌博性质,也易引起彼此之间的争执,甚至拳脚相加,显然是很不安全、不健康的。针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一些新颖活泼,既有娱乐性,又有合作性、竞争性的项目吸引学生,比如“踩高跷”——用质地较硬的易拉罐打眼穿上绳子当“高跷”,游戏时,学生两只脚各踩一只“高跷”,两只手抓住绳子保持平衡,比赛谁先达到终点;再比如“木偶戏”——几个同学一边走一边做有趣的动作,另选一名学生在前面背对着他们,行进中突然回头喊口令,后面的学生必须马上动作定格,否则就算输。另外我也积极提倡一些传统项目,比如跳花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跳房子、传球接力、羽毛球、乒乓球、转呼啦圈、象棋、滚棋、算24点、抓骨牌等。这许多的项目,有静有动,必有一种适合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同时,丰富新颖的游戏任意选择,也使得学生可以永远保持新鲜感,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
二、为学生准备一些必备的课间活动器材
课间孩子们不玩有意义的游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活动器材,即使有学生自发带了些器材,数量也有限,往往供不应求,再加上没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游戏器材也容易散落。因此,我在班级中放置了一个大纸箱,名曰“妙妙器材箱”。开学初,从学校体育器材室借一些跳绳、羽毛球拍、滚棋、象棋等,又发动学生自制了一些器材,比如高跷、沙包、毽子、简易乒乓球拍等,统一放置在器材箱里。器材箱里有器材,课间学生有东西可玩,也就不会无事生非了。
三、 根据学生兴趣组建课间活动小组
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不同而自发组合成一些“小团体”,关系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显得更加亲密。我利用学生的这种“民间组织”,建议他们组成课间活动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协调安排课间活动。这样的活动小组是非正式的,随时可以进行更换或变动,完全以孩子们的自我管理为主,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课间活动小组的建立促进了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活动不再杂乱无章,因此避免了事故。
四、 教师融入学生群体参与课间活动
在一节课的紧张脑力劳动之后,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这样的轻体力劳动,仿佛让教师又回到了童年。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无疑是教师最好的调节身心的方式。再者,学生课间活动有了教师的参与,教师就能以身教的形式传递游戏规则,活动就会更加规范有序。同时,教师的参与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情感,促进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 增加课间活动浓浓的文化氛围
为提高学生课间活动的文化品位,丰富课间活动的趣味性,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游戏中融入了一些文化气息,如把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童谣、儿歌、三字经、古诗等,与跳橡皮筋、拍手游戏、木偶戏、跳花绳等活动项目相结合。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吟咏歌唱,在轻松玩乐的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增长了知识,达到了娱乐与育人双赢发目的。
六、 进行课间活动“十星级”评比
小学生争强好胜,比赛兴趣尤其浓厚。针对这一特点,我设立了“十星级”能手争创活动。比如按照跳橡皮筋动作的难易程度将动作编为十个等级,完成一个难度加一颗星,达到十颗星就可以被评为橡皮筋“十星级能手”。其他还有像象棋、毽子、乒乓球、跳花绳、抓骨牌等都有“十星级”评选。争创的过程中,学生兴趣更浓了,技艺更精了,竞争意识更强了,同时也锻炼了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通过以上这一系列措施,课间活动真正成了孩子们强身健体,育德、益心、启智的课间。由此看出,我们绝不能因为担心安全事故而禁锢学生的自由,“圈养”学生,就像《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中说的:“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课间活动安排,创设有序的课间,快乐的课间,健康的课间,情感的课间,文化的课间,创新的课间……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