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整理课:课程改革新的着力点

作者:潘照团




  当前小学阶段没有自习课,主要原因应该是课程目标难以达成,课堂几近无效。难道自习课是一种多余的课程吗?不是,初中就有。自习课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吗?不是,小学阶段也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真学。”小学阶段如何参与到这个目标的达成过程?如何与初中学习更好地衔接?仅仅靠学科课堂上的“扶→半扶→放”吗?仅仅是课外实践这片拓展天地吗?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小学阶段养成每个孩子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习惯?在“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这一校本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课程改革新的着力点——整理课。
  
  一、 概念认定
  
  所谓整理课,就是在一天的学习之后,学生在下午第三节,通过自我梳理、同伴互助、教师点拨、上网搜索等方式整理一天的学业,形成合作攻关、资源互补的学习意识,养成抓住关键、及时整理的学习习惯,达成巩固旧识、发现新知的学习目标,最终走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1.出示整理目标——指一天所学的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所应掌握的重点,分基础和提高两个层面。以电子屏幕或小黑板直接呈现即可。
  2.自主整理——指在学生个人对照目标后,提出不懂或一知半解或欲探究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整理学业、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发现基础与提高两个层面的共性问题。时间10分钟左右。
  3.见机导学——指教师抓住本学科的问题存在,用最简洁的语言直指问题关键,或对问题形成的探讨,或对解题思想的渗透,或对解题过程的认识。各学科导学依次进行,本阶段总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内。
  4.学力分流——指经教师点拨后,一部分学业整理完毕的学生可以去参加课外兴趣活动,余下学生主动向教师和学生科代表咨询,根据自己学业整理的情况依次离开教室感受课外生活。
  这是一个自主的学习模式——问题源于自我发现,问题在于主动解决;这是一个开放的学习模式——整理完毕即可离开教室体验课外生活;这是一个分层的学习模式——不同层面的学生有自己整理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分流体验的时段;这是一个灵动的学习模式——整个流程存在多种变式,低段可以先导后理,中段可以先理后导,高段可以先理后分,也就是到了高段整个模式流程可以简化为“自主整理”和“学力分流”两个基本环节。
  
  二、 课程价值
  
  1. 整理课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一大创新。每周一、三、五下午的第三节课都是我们整理课的时间。有人会问:既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又要严格遵照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一天不超过6小时,学校一周如何腾出三节课的时间上整理课?时间是要挤出来的,传统惯例一节课40分钟可以压缩为35分钟,小孩子的持久注意力不强,缩短了时间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使一天多出了一节课,不仅可以设置好整理课,而且还可以增添其他形式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形式,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2. 整理课是学生走向自理的一大渠道。传统小学阶段每周一节的自习课,在我的心目中仅仅是放任自流的一个符号,是课程表上一个名称而已,大家可随欲而为。“欲”为何物?如何作“为”?试想刚入学的稚童能明白吗?未经引导的学生能自如吗?而整理课是基于学生年龄特征的,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一年级以扶为主,二年级扶中有放,三年级半扶半放,四年级放中有扶,五年级以放为主,六年级独立自主。经过六年有意识的培养,每个孩子都能走向自理的学习境界,与初中自习很好的衔接。
  3.整理课是学生差异发展的一大载体。整理课瞄准的是我们新课改的最基本的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基本目标和终极归宿是人的发展。每一个生命个体是差异存在的,发展也是因人而异的,整理课就是给“差异”发展的空间。课上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根据整理目标对照自我,根据自己的所困、所得、所求,再次反刍一天的学习,从而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平台。整理完毕的学生可以提前离开教室,去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差异发展不是差距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股力量,一股向上的力量;都朝向一个目标,一个自我实现的目标。整理过程是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成长的“本色捷径”,是一个“异径通幽”的过程。
  4.整理课是教学自然生态的一大形式。教育有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教育者,一条是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传统教育往往关注教育者这条渠道,而不重视受教育者施教这条渠道。其实,所有的教育要发挥作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强调:这就是学习的生态,学习就应该如此的原生态。整理课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整理、自我建构和自我教育,它是一种回归生命主体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生态的学习。整理课上教师与学生零距离交往,整理任务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发现,来自于整理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在这里,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主体,教师只是大学生而已,只是自然有效的引导者;在这里,学生因自主而快乐,教师因自然而幸福。
  5. 整理课是自主合作探究的一大熔炉。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在学科课堂上由于有既定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师的“导”总占有一定的比重,即使是语文学科的独立阅读课,也有教材需要学生去圈圈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供氧系统”总有“在田螺里做道场”的压抑感。而整理课里学生没有任何束缚感,一切都是朝着自己的需要出发,平时隔着讲台桌的师生此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主动的双向流动,小组合作也不是教师事先的预设,而是自然需要的生成,学生之间会为了同一需要走到一起。温故而知新,整理已不是知识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有新的发现,这需要有探究的意识,有探究的机会,有探究的可能,整理课给予学生的就是这种保障。
  6. 整理课是教师团队精神的一大体现。整理课不是任何一个班主任或学科教师能胜任的,它是一天学业的自我整理,一天之内相对稳定的课任教师(只在4个班以下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师)都要在教室备咨询或作引领,缺少任何一位都将是不完整的课堂,相对正好有这个学科求解需要的学生来说,那可是100%的精神缺失。同时每位教师到位后就要考虑分工与协作的问题,而且可以调整一天的作业,能协调每个年段学生的家庭书面作业的总量,是落实减负精神的又一有力举措。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郝志军、田慧生两位研究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实验的新进展》一文中指出: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世界潮流。随着主体性教育实验的深化与拓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体现,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不仅是实验教师的共同心声,并且成为了现实。笔者以为,“整理课”的课程创建正是新课程改革新的着力点,是从心声走向现实的有力证实,是吻合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