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为科学实验加把安全锁
作者:孙 伟
一、 加强药品使用方面的安全教育
在实验中有时要用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强的药品。如果这些药品使用不当,稍不留意,洒到身上或泼到其他物品上都会引起烧伤或破坏。因此,实验前应给学生讲清各类药品的性质及使用方法,使学生提高警惕,同时强调操作要领,及时督促检查。如《溶解》这一课,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许多学生习惯随手用筷子、笔杆等,甚至直接用手指作为搅拌工具搅拌,如果是浓盐酸、浓硫酸呢?所以,教师在科学实验中一定要特别强调强酸的操作、酸碱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处理方法。有时要根据实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要求,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安全意识,还有利于学生良好实验操作习惯的养成。
二、加强玻璃仪器使用方面的安全教育
实验中的玻璃仪器薄而脆,稍碰即损,一旦扎伤会引起很多麻烦。鉴于此,教师应强调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例如:在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先把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应用抹布包住导管,防止玻璃管折断戳破手掌;冬天,把热水倒入冷玻璃杯时,要先摇荡一下,使这些仪器均匀受热,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三、 时刻不松“防电”这根弦
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喜欢凭兴趣做事情。科学实验中,有时需要用电。俗话说:电是老虎,小心为是。在这类实验中,教师必须做精心指导,结合身边的触电事故进行安全教育,坚决杜绝学生私自接通电源。记得有一次“电热”实验中,曾有一个学生把自制的电热切割器一根导线的两端同时插在电源插座上,险些发生触电事故。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实验前应作严格要求,并适时进行指导。
四、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教师在每节实验课前要预测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并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中及时给学生讲解指导,排忧解难,实验后及时总结,提出要求。有些要求学生容易健忘,教师应时时讲,事事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 处理好实验中的偶发事故
做实验不可能万无一失,一旦出现了不安全因素,不能训斥学生,教师应当机立断及时排除故障,采取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使其危害程度达到最低限度。
总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渗透在平时实验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让学生能放心大胆的探索科学的奥秘,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具备多方面的才智。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