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

作者:顾 芹




  新课改以来,“三维目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情境体验”、“课程整合”等新理念,新教法频频亮相。然而,由于对新理念的片面理解和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模糊认识,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在异彩纷呈的教改潮流中变得更加复杂化、形式化了,最终还是难以摆脱费时多、见效慢的困境。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呢?笔者联系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总把新桃换旧符”——新颖的教学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之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没有了预设,就如同远渡的航船迷失了方向;有了预设,课堂才会有滋有味,隋智共生。新颖周密的教学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自然源泉,是奠定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1 目标明——有效课堂的良方
  新课标提倡“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出现了不少失误。或是形同虚设,信马由缰;或是顾此失彼,舍本求末;或是广征博取,喧宾夺主。课堂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无所指,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自然是学无所获,这是造成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对一堂课来说,“三维”目标的定位既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又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根本”,并力求简明合理,利于操作和评估。例如在《槐乡五月》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着眼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来预设教学目标的。第一,面向大多数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当堂背诵文中的优美句段;在诵读、品味中积累优美词句,并能灵活运用于其他情境中;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练写一种花草;在朗读中感受槐乡的“花美人美生活美”,获得审美享受和情感熏陶。第二,面向少数学生: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听者感受文字表达的意思,能选择优美句段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背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赏读、积累文中的词语,在老师提供的语境中正确填写文中的词语。
  
  2 内容精——有效课堂的轻舟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精当选择。一篇课文就如一个深邃的丛林,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包罗万象。教师若毫无遗漏地进行教学预设,以期在课堂上全盘授予,其结果只能是“面面俱到,等于不到”,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文本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就必须对丰富的文本资源进行恰当的取舍,预设学生关于文本的兴趣点或触发点,瞄准有利于学生发展语文技能、培养人文情怀的教学内容作为研读文本的抓手,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引领学生顺利地走进文本的密林深处,轻松地收获知识技能和情感熏陶,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我在备《狼和鹿》一课时,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人们捕杀狼前后的现象和动物之间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探究、感悟,从而使学生队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方法活——有效课堂的武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是锻造有效课堂的武器。“武器”越精良,课堂教学的成功率就越高,课堂的生成便会越精彩。方法的预设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关键在于是否为学生所喜欢和乐意接受,是否简便实用。以《望月》一课为例,在预设教法的过程中,考虑到我班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对月亮文化的感知还很肤浅,所以除了指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感悟文中所描绘的月色美、诗句美和想象美之外,我还准备借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创设美好的情境,促使学生更快地人情入境,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只有以学定教,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情,灵活、客观地预设学法指导,哪怕是一课一法,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使学生收益无穷。例如教《虎门销烟》一课,我预设了如下读书方法:以朗读、默读组合来扫除语言障碍,理清“销烟”的发展过程及结果;通过精读、跳读,分析“销烟”时的壮观场面;通过朗读、批读,体会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爱因拒侮的情感;以读促写,弄清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删繁就简三秋树”——简约的教学流程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课堂教学应崇尚简约为美。课堂上尽量削除那些毫无价值的旁枝末节,使冗长拖沓的教学流程变得简单便捷,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津津有味地读、兴致勃勃地说、快快乐乐地写、扎扎实实地提升语文素养和技能,最终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创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简约而不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1 巩固运用:默写两组词语,分别是:A 垂钓、遵守、铭刻、小心翼翼、斩钉截铁B 套上鱼饵、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拖出鲈鱼。先比学生运用B组词语复述汤姆钓上大鲈鱼的经过,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钓鱼的经历。2,朗读表演:自由朗读课文4~12自然段,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心情,完成填空:爸爸________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接着引发想象:如果你就是汤姆,你想怎样说服爸爸把鲈鱼带回家?爸爸又会做出怎样的回应?最后师生、生生练习表演汤姆父子的对活。3 延伸感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一条大鲈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铭刻在汤姆记忆里的是一句什么话?学会用“不管……都……”的句式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
  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演、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运地将朗读、表演、想象和感悟等整合成生动活泼的综合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达到了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
  
  “柳暗花明又一村”——灵动的对话生成
  
  1 “导”之有方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课堂对活中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生成乃至失当之处,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予以有效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拨云见日”,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如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教师可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乃至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争论辨析、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和价值取向的正确轨道上来。“导而弗牵”,导之有方,教师只有及时地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才能保证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提高教学的实效。
  
  2 “问”之有效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繁琐零乱的问题既让无效的课堂对话滋长蔓延,又剥夺了学生自主品读、思考交流的时间。教师要善于对预设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使课堂中的大问题少而精,牵涉的层面广,研究的角度新,探究的层次深,真正做到问之有效,促进课堂对话的灵动生成。例如在教学《白鹭》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白鹭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我反复琢磨,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其实白鹭在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在作者看来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6~8自然段,看看哪一幅画面更让你觉得有韵味、有情趣,找出你认为最有味道的词句反复品味,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交流,抓住白鹭“垂钓”、“瞭望”和“低飞”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体悟到了韵味和情趣,不仅说得有声有色,而且读得饶有诗意,由此可见,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进发思维的火花,使课堂闪现智慧的灵光。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我们要树立为学生语文能力的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积淀有效教学的底气,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为创造有效的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