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吴海磊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3~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悟等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描述导入,走进情境
  (播放海龟人海的课件)加拉巴哥岛是名副其实的海龟岛。每年四五月份,成群的小海龟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的一幕,吸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游人前往驻足观看。
  
  二、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情势危急
  
  1 学生自己心灵的细细体会。
  在我们上岛后,碰巧看到了有小海龟想出巢入海,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这个场景来。(学生找出描写幼龟遇险的文字)
  2 学生之间心灵的轻轻碰撞。
  (1)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幼龟出巢时的情景?(欲出又止)
  ①“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读,体会体会。(联系语境理解)
  ②谁想来读读?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幼龟的小心翼翼、行动谨慎……)
  ③告诉大家,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呢?想出来又不敢出来,犹豫徘徊,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2)小幼龟的欲出又止、小幼龟的踌躇不前完全是有道理的,你看:“正当……”(出示句子引导读)
  ①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能用一个词来说明自己的心情吗?(学生汇报:紧张、焦急、担心……)
  ②当你有这样的感受时,怎样读这句话。
  以评价铺垫体验:
  “突然”: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生说)是啊,出乎意料!谁来读?始料不及啊!再来!
  读这句话时,哪些词还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啄:眼看幼龟就要被嘲鸦吃掉了呀!还会这样慢悠悠吗?再来!
  “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谁来读?多狠啊!你读!
  (3)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三、学习第4自然段,研读“我们”和向导之间的矛盾
  1 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怎样的反应呢?出示第4自然段。谁来读?其他同学找一找描写他们情绪的词语。
  2 以朗读获得体验:
  (1)读好这些描写情绪的训很关键,我们把这些词放回句子中,淮焦急地来读读同伴说的活!着急啊!谁再来!万分焦急!再来!
  (2)我们焦急万分!而向导呢?(若无其事)什么是“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要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评价:无动于衷的向导、铁石心肠的向导、无情的向导、残酷的向导!)
  3 以想象激发体验: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预没如:
  生1: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
  生2: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
  (随机评价:你是心急如焚啊,在苦苦哀求;这是你发自内心的劝告;你对他进行了指责……)
  4 面对同一情景,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引导说:向导认为这是——自然之道,但在我们的眼里却是——见死不救,在我们的呼喊声中,向导妥协了,——(引读:向导极小情愿地抱起了那只小龟,……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四、学习5~8自然段,感悟自然之道
  1 然而这一救的后果怎么样?谁也想不到,带给我们的竟然是“震惊、让人震惊!”默读接下去的5~8自然段,快速读,找一找哪些地方最使我们感到震惊?划出来体会体会。
  2 交流感受:
  (1)结合自己划的句子,说说这些让你震惊的场面。
  (2)让时光回到向导抱起幼龟后的场景。出示句子:“向导抱走幼电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下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什么是“鱼贯而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为什么会这样?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小结: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只幼龟会“欲出又止”、“踌躇不前”了。幼龟它们自有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
  (3)以描述强化体验:
  对于幼龟来说,这些嘲鸫、海鸥、鲣鸟是庞然大物,出巢的幼龟们在无遮尤拦的沙滩上,不知拿什么来保护自己,不知如何去抵御敌害。在这些凶恶的食肉鸟面前,幼龟们束手无策,我们似乎看到幼龟们有的……有的……有的……(出示:幼龟们束手无策,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
  ①引导学生想象描述画画。
  ②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预没如:
  生1:天呐,太想不到了,我们竟下了件愚不可及的事!
  生2:海滩上的这一幕,真是惨不忍睹啊!我们错了,我们是好心办坏事啊!
  (4)此时此刻,我们不禁会咒骂责问自己。(出示:“天哪!”我听见________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我们又会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指责门已呢?补上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读好这句话。(评议:我们痛,我们悔,我们恨啊!)
  (5)除了责问自己,我们还做了什么?(救幼龟)齐读相关句子。
  (6)这里的救是对自己的过错而进行的一种补救。让我们带着忏悔的心情一起来读第7自然段。
  3 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你们回答我?——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你们回答我?——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4 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刚才说的那句话(再次出示),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你现在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自然的规律)”这四个字,有更深的理解了吗?预设如:
  生1:小幼龟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生2: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
  5小结:是的,如果不是我们违背自然之道,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五、总结,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
  1 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伯罗蒙赛尔的作品,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还有一句话,吴老师和大家共同分享: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2 万物都有规律,我们必须遵循,如果你愿意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就赶快行动起来,先读读课后的学习提示,然后做好准备,我们下节课来进行交流。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