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家校合作问题探讨

作者:周雪莲 阳德华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指家庭和学校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活动。家校合作不仅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小学管理的现代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仍然十分强烈,大部分家长对小学阶段也特别关注。因此,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尤其重要。以往家校合作研究中针对小学阶段的比较少,对此,本文以小学阶段为研究对象,探讨学校与家长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推动家校合作在我国的健康开展。
  
  一、 学校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小学学校与家长合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1. 学校没有积极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代化[1],但目前小学阶段学校并没有积极地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兰根布伦纳(M.R.Langenbrunner)和索恩伯格(K.R.Thornburg)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家长角色分为三类,即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及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2]根据这个分类,我国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水平大都处于支持者和学习者的层次上,而对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这一层次涉及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缺少了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不利于推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2.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因此,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理应受到包括学校在内社会各界的重视。现在许多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都认为家校合作是必需的,但他们只限于家长充当学校工作的支持者和志愿者的角色,而对家长的决策者角色却没有足够重视。我们应该看到,家长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对孩子的了解较为全面,有些家长还是教育相关方面的专家,同时,许多家长还是学校教育的潜在投资人。不管是家长的文化投入还是资金投入,都将极大促进教育的发展,如果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势必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3.学校并未真正实现由指导角色向服务角色的转变
  在家校合作中,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应起主导作用。但是,学校应该认识到,家校合作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互助活动,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是服务角色而非指导角色。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本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团体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但目前我国的家长委员会事实上成为了学校的附属机构,仅处于辅助和支持学校工作的位置,这离家校合作的目标还很远。换言之,学校及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指导角色,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向服务角色的转变。
  
  二、 影响学校与家长合作的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因素有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仅就学校因素对小学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学校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家长教育资源的有效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学校对家长教育资源的有效性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作为家长教育资源的的利用者,学校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没有让家长教育资源的价值得以全面显现。大部分学校对家长作为支持者、学习者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是表示欢迎的,但对家长参与教育决策却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家长进入校内干预教育决策会对其职业形象造成威胁,同时他们也怀疑家长的决策水平,有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甚至认为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只会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效果。由此看出,学校对家长教育资源的认识不全面严重阻碍了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行。
  2.教师的家校合作技能有待提高
  “教师是家校合作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的具体策划人和组织者,他们还是具体合作活动的推行者、指导者、咨询者、家长的朋友、学生的导师。”[3]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与家长合作的能力,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协调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从目前的小学家校合作来看,教师的家校合作技能有待提高。拿家长会来说,家长会是家校合作中比较固定的模式,是家长和教师交流经验、解决问题的有利机会,但现在的家长会依旧是教师的“一言堂”,是教师向家长简单传达学生在校信息的场所,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教师与家长双向交流的机会很少,更不要说解决学生在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了。因此,教师的家校合作技能是制约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对资源的占有情况制约了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行
  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行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保障。首先,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保障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其次,在家校合作中也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现在美国许多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家长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兼有会客、开会、图书资料借阅、休息、娱乐等多种功能。”[4]家长活动中心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其他家校合作活动的展开亦是如此,家校合作良好的运行离不开资源的保障。而我国现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财力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因此,目前我国学校对资源的占有情况严重制约了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行。
  
  三、 加强学校与家长合作的相关对策
  
  为保证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针对小学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要转变角色观念,努力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能够极大促进行动的开展,落后的理念则会对行动的进行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为保证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行,学校就要转变角色观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推动相关活动的进行,使家校合作的价值得以全面体现。首先,学校应对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正确定位。有效的合作需要正确的角色定位,学校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更应该对自己在新型家校合作关系中的定位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校应该认识到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平等、双向交流的平台,在家校合作中,学校起主导作用而非领导作用,充当的是服务角色而非其他。其次,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角色的功能,尽可能地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深挖家长教育资源的潜力,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2.加强教师职前、职后培训,提高其与家长合作的能力
  学校与家长有效地合作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家校合作能力,教师与家长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是教师专业形象的标志之一。要塑造教师专业形象,就必须提高教师家校合作方面的相关技能,在这里教师不仅包括在职教师,还应包括将来准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准教师。因此,提高教师与家长合作的能力应该从职前和职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师范院校应增加关于家校合作方面的课程设置。对于将要走向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讲,强化其家校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对家校合作的理论加以探讨,而且应具有相关技能培训的内容,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教师职前家校合作能力的提高。其次,要加强教师职后的家校合作能力培训。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家校合作会出现许多新问题,教师应及时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相关技能,以适应家校合作的发展,为促进家校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为使家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更好地合作都不是十分清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开办家长学校,首先应有明确的目标,即把家长培养成为孩子的合格的家庭教师以及作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家长学校应有相应的教材和课程设置。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关于家长教育的教材,并依照教材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这样,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才更具针对性,教学效果更具实效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家长学校目标的实现。最后,家长学校应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细则。家长学校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家长学校有章可依,保证家长学校的顺利开展。
  4.营造家校合作顺利实施的良好学校氛围
  良好的学校氛围是家校合作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美国教育协会的研究表明,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家长参与的态度是影响双方合作效果的关键性因素。”[5]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对家长参与持何种态度与学校中家校合作的氛围有直接的关系。对此,学校应“创造接纳与兼容的学校文化氛围”[6],使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家庭的教育需要,使家长们都能感受到学校对自身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视;另外,良好的学校氛围还可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心态,同各种类型的家长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桂兰.学校管理现代化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4):39.
  [2]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7-59.
  [3]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52.
  [4] 周月朗.近年来美国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83.
  [5] 汪菊. 论课程开发中的家长参与[J]. 江西教育科研, 2003(9):32.
  [6] 彭茜,郭凯. 家校合作的障碍及其应对[J]. 教育科学, 20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