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作者:黄志明 黄乌治




  叶澜教授在《教育概论》一书中谈到:一个人从呱呱坠地便开始了自主性发展的艰难历程:从乳儿期挣脱母亲怀抱迈出双脚的“我自己走”,到婴儿期拒绝母亲喂饭拿起勺子的“我自己吃”,到幼儿期尝试走出家长视线伸出双手的“我自己来”,乃至到童年期跨进学校大门提起笔杆的“我自己写”,无不说明走向独立自主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教师到独立自主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上。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所感和听课所得,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应体现在以下的六“给”六“让”上。
  
  一、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朝前走
  
  给学生一个空间,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独立人格的空间,一个独立思维的空间,一个独立展现的空间;就是要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构建大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各种学习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由创造和自主发展。
  听课片断:《家》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动物和植物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它们的家吧!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寻找的路线,自由选择合作的伙伴。)
  师生一起来到操场上。
  生:老师,我看到花坛是花儿的家。
  生:不对!应该说泥土是花儿的家。
  师:你们都说得对!泥土是所有植物们的家。
  这时,一只蝴蝶在花坛上飞来飞去。
  老师因势利导:什么是蝴蝶的家?
  生:花儿是蝴蝶的家。
  生:天空是蝴蝶的家。
  生:大地是蝴蝶的家。
  ……
  后来,老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同学们,谁来说说什么是你们的家?”
  生:家乡是我们的家。
  生:祖国是我们的家。
  生:地球是我们的家。
  师: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我们都要热爱它。
   学生心中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自由发现的空间,便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教育的对象,融入大自然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会有许多非凡的表现,许多意外的发现,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便逐步得到提高。
  
  二、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条件,就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让学生看到目标就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程度,使学生围绕目标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为此,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
  听课片断:《长歌行》
  师: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
  活动后交流:
  生:一分钟里我能写二十八个字。
  生:一分钟里我能画一只蝴蝶。
  生:一分钟里我能跑300米。
  生:一分钟里我能做出5道算术题。
  生:一分钟里我能背一首古诗。
  师:是啊,一分钟里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创造许多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
  给出同样一个条件,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只用了一分钟,就使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诗中蕴含的道理,不用老师讲学生便能自悟,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理想教育境界。
  
  三、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时间,就是多给学生一些朗读、讨论、质疑、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议中明理,疑中发现,做中体验。
  如教《秋天的怀念》,我校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1.课前自学
  (1)默读、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觉得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课中讨论
  “母亲是怎样关心孩子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质疑问难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母亲自己重病缠身,为什么还要推儿子去北海看菊花?”“为什么说到‘跑’和‘跳’一类的字眼,母亲是那么的敏感?”“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
  4.课后延伸
  (1)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3)每天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4)小组合作,利用节假日为街坊邻居做好事。
  在单位时间里,老师舍得腾出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让学生去读读、想想、划划、说说、写写,使所有的学生都充分活动起来,并能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进行学习。
  
  四、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问题是学生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既要注意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又要通过学习来促成学生问题生成,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听课片断:《燕子妈妈笑了》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新朋友(冬瓜和茄子),同学们可以上台来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看到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生:我看到冬瓜的衣服是青色的,茄子的衣服是紫色的。
  生:我摸到茄子的身上很光滑,冬瓜身上有细毛。
  生:我看到冬瓜长得胖胖的,茄子长得弯弯的。
  师:你们觉得茄子长得像什么?
  生:茄子长得像弯弯的月亮。
  生:茄子长得像天上的彩虹。
  生:茄子长得像一座桥。
  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想象,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且了解了更多的生活常识,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发展。
  
  五、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新旧知识间的理解上引发一个冲突,让学生在讨论与争辩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在理解教材的空白处设下一个疑点,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闪出创造的光辉。
  教学片断:《狐狸和乌鸦》
  师: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生:因为乌鸦爱听好话。
  生:因为狐狸太狡猾了。
  师:假如乌鸦第二次遇到狐狸,乌鸦还会受骗吗?
  (生围绕“会”与“不会”这两种结果展开激烈的争论。)
  生:第二次乌鸦不会上狐狸的当,因为乌鸦知道狐狸很狡猾,它会小心的。
  生:乌鸦有可能再次上当,因为狡猾的狐狸还会想出其他办法来骗它的。
  师:如果是这样,狐狸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后又想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办法来。)
  老师的一个“假如”,引发了多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再一个“可能”,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的无中生有、巧设冲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狐狸本质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是一群“小辩手”,在他身边树竞争对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教学中老师应该多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认为给学生一个权利,至少应体现在三个方面:(1)给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即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制定。(2)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即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3)给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权。让学生在学中评,评中学。
  如教《黄山奇石》一课,一位老师采取了以下做法:
  (1)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体现黄山奇石的一幅画,认真观察,找出相关的段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主读读、画画、比比;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描述观察到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余段落。
  有了自主选择权后,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积极,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总之,教学中如果能真正做到“六给”与“六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我学”就能转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