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作者:张元进




  [教材]人教版第十册4课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近、理解文字,感受语言魅力的舞台”。文本是一个全息元,只有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合作释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才能有更深的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把重点引向对青海湖梦幻般的神奇美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激发情感,让学生在纯真的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青海湖的景色壮丽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2.通过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片。
  2.学生准备:查阅青海湖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生齐读课题,师在“梦幻般”下面画横线),作者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想想问题的答案。
  2.初读交流
  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大家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紧扣“梦幻般”,带疑读文,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初读后,引导学生读课文的中心句——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理解篇末点题的表达方法。
  
  二、 再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景美”与“物富”
  
  1.自学“学习提示”
  为了帮助我们学习课文,“学习提示”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请大家读一读“学习提示”,想一想:“学习提示”提出了哪些学习建议?
  2.学习描写“景色壮丽”的内容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看看青海湖的景色壮丽的景象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1)请大家读读描写青海湖“景色壮丽”的内容。
  (2)读着读着,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青海湖“景色壮丽”的景象(课件)。看完后,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4)请大家读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5)你体会到了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把青海湖的“景色壮丽”的景象展示在我们眼前?大家一起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3.学习描述“生物资源丰富”的内容
  (1)请大家读读描述青海湖生物资源丰富的段落。
  (2)读着读着,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青海湖“生物资源丰富”的景象(课件)。看完后,请你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4)请大家展开想像,说说青海湖还有哪些生物资源?
  (5)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世界、鱼的天堂……众多生物的乐园?
  (6)请大家齐读“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
  (7)此时,你最想对人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来学习,培养自读能力;抓住青海湖“景色壮丽”和“生物资源丰富”这两方面内容的描述语言多读,在教学时辅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积极感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青海湖的神奇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 自主质疑,合作释疑
  
  师:学到这儿,我们已经了解了青海湖不仅景色壮丽,生物资源丰富,还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读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1)作者已经亲眼目睹了青海湖的美丽,为什么还要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啊,青海湖,梦幻般的青海湖!”?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师:请大家再次读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间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的结果。
   设计意图:“疑”源于思。有了深入的感悟,才会引发更深的思考,因此,学生对文本是否有充分的感悟是该环节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思激疑,合作释疑,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在合作中升华情感,享受快乐!
  
  四、 交流感受,发出倡议
  
  师: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是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美丽的,但又很容易破碎,咱们应该珍惜神奇美丽的大自然,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上才会有更多这样神奇美丽的自然环境。
  课后,同学们可围绕“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如设计、搜集环保宣传语,画环保宣传画,撰写读后感、倡议书、建议书,办手抄报等。
  设计意图: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发出倡议,将语文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