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德育应少说教多影响
作者:陈廷海 钱值云
实践告诉我们,灌输式、控制式德育最容易导致学生的厌恶与反感。青少年们最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训他们,最不愿意接受“该怎样,不该怎样”的生硬说教。因此,笔者以为——德育:最好少说教多影响。
一、 于无声处影响。还记得我们在养成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时,要求学生“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就这点小小的要求,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学生见了老师不是扭扭捏捏,就是远远地躲开,很不自然……其实,孩子们并不是不尊重老师,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礼貌,而是没有养成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再硬性要求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而是反过来提倡教师见了学生先主动问好。要求一变,结果截然不同——师生亲切自然地互致问候,文明礼仪习惯迅速养成。
实践证明:让学生感觉到的教育意图越少,其教育效果就越好。
二、 在无形间唤醒。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主张:“教育的艺术不在于空洞的说教,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陈老师的儿子迷恋网络游戏,初三年级时,已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没日没夜地沉溺于网络游戏里,学习成绩迅速下降……一月以后,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说是妈妈也迷恋上了网络,不分昼夜坐在电脑面前,不做家务,也不上班工作……父亲在信中请求儿子“帮帮妈妈”。后来,陈老师不断收到儿子寄回的有关网络危害的资料……期末,儿子回到家中,身体明显好了,也不像以前一回家就坐在电脑前,反倒是向妈妈滔滔不绝地讲着沉迷网络的危害……
像这样的“问题孩子”,一般性的说教对他们是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的。陈老师在控制式、惩戒式教育失败后,另辟蹊径,让孩子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思考问题,结果“问题”迎刃而解。
三、 亲历亲为中体验。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告诫我们:“孩子懂道理,经常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做会的。”也就是说,学生没有亲历亲为的德育体验,就难以内化成道德的行为。
一个星期天,她领着5岁的儿子去公园游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那辆小汽车少说也值20美元。开始时她以为孩子说谎,但找到那小汽车的主人——德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有第二次了。”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在“错误——学习——尝试——纠正”的认知过程成长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道理,常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求孩子做每件事都百分之百正确,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像德国家长这样: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在体验中领悟错误,在错误中学习并改正错误。
四、 情境氛围中养成。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一位小学生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一次极有价值的活动。
我们在周老师那儿领到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我们帮助您;也请您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同学们不断地把卡片传递出去,班里也不断地涌现出许多帮助残疾人、帮助孤苦老人的事迹。从此我们的生活丰富而精彩,心里总有一份特别的满足。
一次,我去书店,下楼时不慎摔了一跤,摔得皮破血流。一位叔叔迅速跑过来,把我送进医院,为我挂号、拿药,并用电话通知了我的父母。当我父母赶到医院向他表示感谢时,他却微笑着从衣袋里拿出一张与我们送出的一模一样的卡片!我含着热泪接过那张卡片,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
情切、理蕴的情境教育就这么神奇,它对儿童心理倾向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润物无声地促成孩子们在春风化雨般的情境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陈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促成学生最大化的自我完善,在自己的班级组织了经常性的“传话”活动。他要求学生将家长夸奖自己的话告诉老师和同学,将同学和老师赞美自己的话告诉家人……孩子们在赏识与被赏识的“传话”活动中,激起强烈的表现欲望,既注重自己的表现,也积极表现自己。
我们深知,作为“体现着中小学教育基本目的与归属,统摄着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德育教育”,仅凭一种示范,一点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它只有像播种一样,热诚地、耐心地、科学地浇水、施肥、除虫、整枝,这粒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