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
作者:卢 谦
一、 让学生在亲近汉字文化中沐浴传统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出示“居”),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演示“居”字的变化过程)。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人在房子里住,居住。
生:我想到了一座房子。这个“居”呢,意思是屋上面有烟囱,屋子里住着十口人。
生:这个字,让我想到了一个字——家。有居住的地方就有了家。
师:好,人们常说“居然之家”。有了家,心就安了。人们常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居住在这里说着这样的话(板书:吴音),什么样的“话”叫吴音?
生:吴国的口音。
师:现在还有吴国吗?能不能借助资料说说?
生:江西上饶地方口音,在春秋时代该地区称吴国,故叫“吴音”。和北方的语言相比有轻细、柔软之特点,常称“吴侬软语”。
师:吴侬软语,好听啊。方言化作乡音,而后成了乡情。难怪人说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
窦老师由课题中的“居”字,用投影演示“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演变过程,再让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字义,自然而然想到“家”,想到“居然之家”,并巧妙导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接着让学生由“吴音”而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引出“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这一片断教学中,窦老师通过对“居”字演变过程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文化传统中并领略了汉语言的特殊魅力,它形象丰瞻,情趣盎然,神韵悠远,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 让学生在古诗文濡染中积淀文化
片断二: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我看到溪上有很多的青草,整齐地生长在那里,可能还会在水中留下倒影。
师:真好。辛弃疾的词中说:“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想必你的发现和感悟就是从这里来的吧。那“青青草”是什么样的草?
生:春天刚生出来,嫩绿嫩绿,像翡翠雕成的。
师:按你的话春天刚生出来的小草,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这里是溪上青青草。
生:对,应该是绿油油的草啊,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像一首歌词中唱的那样“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
生:我还看到一幅画,大儿锄豆溪东,真卖力啊!
师:“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所以抓紧锄豆。
生:我想给刚才的同学补充,溪上青青草,想起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
师:哈哈,你们也会想到诗人经常写草,像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虽然地点不同,年代不同,但共同的是要表达那绿绿的颜色,就如同诗人的生命一样充满绿意。你的引发真好。给他鼓鼓掌。
著名哲学家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内化、濡染的过程。窦老师在这一片断教学中,从“溪上青青草”引发开去,历代文化经典诗句从师生口中自然流淌,营造出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学生在此氛围中耳濡目染,不断积累,不断自我建构起无论是知识的、精神的,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 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
片断三:
师引读《破阵子》,并配上表现战斗场面的音乐《十面埋伏》。
师:从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听到了战场上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金戈铁马。
师:是啊,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下面我们再听一段音乐。(放音乐,舒缓的江南丝竹)谈谈你们听后的感受。
生:舒缓的音乐。
生:动听的音乐。
师:可以是哪一首的词牌呢?
生:清平乐。
师板书:清平乐。
生:齐读。
……
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师:古人读诗时还会手舞足蹈,像这样(有节奏地手舞足蹈),师生齐读。
师: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
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师生齐读。
师:读了三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生答看到的画面,教师就用视频出示画面,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把几幅画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再仔细看看,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师放流水声。
生:少了溪水。
师:对。小溪怎么流的呢?(生回答)
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读这首词。
放音乐,师生齐读。
中国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文化,是浸透着礼乐精神的文化。在教学时,窦老师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精心地将文本中的相关词句和音乐、美术等进行巧妙组合,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和艺术意蕴的美的教学情境。此片断中,教师引读《破阵子》,并辅以激越、悲壮的《十面埋伏》,琵琶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接着又通过一曲舒缓悠扬的《渔舟唱晚》,不露痕迹地导出课题《村居》。激越悲壮与舒缓悠扬的音乐对比鲜明,同时又蕴含着美的意境。接着窦老师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律,读出诗的节奏,还加之以动作,手舞足蹈,并想象词中所描写的画面,配上流水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亲近了文本,优美的词韵、优美的词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本节课教学的最后,窦老师还用甜美的歌喉在《明月几时有》的乐曲声中放歌,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
四、 让学生在文化传统中塑造精神
片断四: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
生:我们虽然住得不好,但是我们一家和睦。
生:我们居住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
师:茅屋虽小,我住觉宽。物质的富有怎抵得上精神的富有?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啊。
生:诗人住在这村子里,他想到了什么?
生:平安。
板书:安居乐业
师:我们再来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生齐读。
师:征战沙场,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没有战争。
生:国泰民安。
师板书:居危思安
师:同是醉里,所处的地点不同,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醉在村居”,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师放音乐(明月几时有),唱《清平乐·村居》
窦老师带领着学生探究老翁一家住在这茅屋里,居住条件并不好,为什么还笑容满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富有怎抵得过精神的富有”,再让学生从辛弃疾《破阵子》中了解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让学生领会到“居危思安,安居乐业”的深刻主旨。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他们在失意时隐居山林,寄情山水,追求平淡闲适的生活,在得意时,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窦老师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用中国博大的古典文化作支撑,通过对文本的融合和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的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从而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