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及其探索

作者:曹建召 吴寿先




  Rohman在1965年把写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写作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Writing)及重写阶段(Re-writing)(也可以叫后写作阶段)。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看重 “前写作阶段”,“重写作阶段”,而忽略了学生“写作阶段”。写作是一个“构思、起草、修改和成文”连贯的过程,对于任意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引入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可能会促进改变作文教学的问题与症结。这种写作模式重视写作的整体过程,特别是学生写作中的方法指导,而不是仅仅关注写作的结果。下面我们以“读后感”的写作为例,对于过程导向的写作教学模式进行简单概述。
  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都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其实写读后感是孩子们非常头疼的事情,我把他们的读后感总结为这样的三部曲: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再来作检讨,最后争把决心表”[1]。这种八股文性质的读后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广泛的课外阅读,反而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下面是我们设计以过程为导向的“读(观)后感”的教学过程。
  
  一、 选题
  
  阅读《达·芬奇学画》,写下你的读后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卓越的画家达·芬奇,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拜名师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他有些不耐烦了,就去找老师,老师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来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学会在熟读的基础上提炼感点。
  2.学会从众多的感点中憐选“中心感点”。
  3.学会引、议、联、结的结构安排。
  4.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5.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三、 资料准备
  
  1.请用简要的语言谈谈你对上述文字的感受。
  2.用笔划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或两句话?说说为什么要划这几句?
  3.在课外阅读或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通过勤学苦练获得成功的事例?
  
  
  四、 酝酿构思
  
  1.确定写作对象——确定“中心感点”。
  (1)细读原文。写读后感的前提是“读”,只有认真阅读文章,推敲文意,才能产生深刻的感受。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地阅读不能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也不可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小链接
  读后感
  阅读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幅图画,你总会有许多感受和感想,把这些感受、感想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观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因为读后感所议论的问题是由“读”的内容所引发,受到“读”的内容所制约。写读后感不能仅局限于“读”而“感”,还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和实际,使“感”得以拓展与延伸,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联”是关键。
  (2)提炼“感点”。阅读一篇文章或观看一部影视,你的感受可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每一种感受、感想称之为“感点”。《达·芬奇学画》一文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八个“感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卓越的画家达·芬奇,他从小爱好绘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亲送他拜名师佛罗基奥为师(名师出高徒)。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成功在于坚持)。他有些不耐烦了,就去找老师,老师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深奥的道理往往蕴藏在简单的事物之中)。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来看,形状也就不同了(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天才来自勤奋)。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师之教有方,徒之学不怠)。
  (3)确定“中心感点”。写读后感要抓住原作中的精华,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尽力发挥。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全部写出来,那样的读后感就会中心散漫,主题不明确,给人以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之感。面对上文总结出的八个“感点”,我们就要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感点”进行写作,这就是“中心感点”。
  “中心感点”确定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感点”进行写作。如你对名人成长的故事很熟悉,你可以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为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尽量独辟蹊径,选择比较新颖的“感点”,写出你的不同感受。如上文中“师教之有方,徒之学不怠”,是一个很富有辩证性的观点。第三,选择的“感点”要集中。如上文中的“成功在于坚持”、“天才来自勤奋”就可以集中在一起写作。
  2.谋篇布局——引议联结。
  写文章之前总要谋划文章的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材料之间如何联贯与衔接、过渡与照应?只有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了,才能做到语义贯通,脉络清晰。古人说“文有定法”,那么写文章如何按规定套路布局呢?写“读后感”有一个基本的常规,可以概括为“引议联结”,掌握了这个基本的常规,就可以参考、借鉴、变通,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链接
  引议联结
  “引”即引述与“感”有关的文字。读后感的写作是以原文为出发点的,对原文的引述一方面可以让读者了解写读后感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力地证明你的观点。“引”可以是全文引用,也可以摘要引述、概要引述。“引”要做到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议”即亮明自己“感点”的过程,是在“引”的基础上对文章所作的评析、论证。
  “联”即联系原文,联系实际。读后感的写作要时时紧扣原文,避免只是开头引一下原文后面就天马行空的写作。另外,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纵横拓展,才能使“议”的观点深入。
  “结”即归纳总结。总结既可以回应全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要求,引发思考,总之,“结”就是要总结全篇,升华感悟。
  写读后感可以先引述文章的内容,然后谈感受,也可以边引用文章边谈自己的感想,“读”和“感”交叉进行。后一种方法就是夹叙夹议。夹叙夹议的最大特点是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要注意叙事的连贯性,议论的插入要自然。
  
  五、 草拟文稿
  
  1.确定题目。
  读后感的题目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用《读×××有感》,也可以采用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方法。
  可以拟标题为《读<达·芬奇学画>有感》,或《师之教有方,徒之学不怠——读<达·芬奇学画>有感》。
  2.根据“引议联结”的结构布局,列出提纲进行写作。注意围绕自己的观点组织材料。
  3.对于原文材料的引用,既要“扣得准”,又要“跳得出”。用原文支持自己观点,用其他材料验证自己的观点。
  
  六、 修改誊写
  
  1.自评互评。
  2.誊写。
  3.发表交流。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我们的“好孩子”班级读书会.小学青年教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