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应“量体裁衣”

作者:李海峰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只注意提出的问题应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这样既能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学生却往往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不同,让我们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一、 概念教学,提问重联系,力求“触类旁通”
  
  1.联系旧知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可以通过联系紧密的旧概念直接引入。教师如果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适当的提问,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联系以前学过的分一分,让学生把4个苹果分给小红和小明,可以怎样分,然后提问“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学生很快说出平均分的实质,两个人分的一样多。这样的教学比直接告诉学生“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要好得多,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从而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联系实际
  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且,也只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数学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才会巩固所学的概念,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意识地深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后,我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谁能想办法量一量,算一算,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完成了的同学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量的,又是怎么算的?哪种方法最方便?”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只要测量出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就能算出周长。在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周长的计算方法,而是通过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不但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和能力,也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计算教学,提问要灵活,力求“错中求正”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例如在教完整数的简便计算后,在计算64+36×5时,很多同学出现先算64+36的现象。追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看到64+36=100,就误以为可以把两个数相加进行简便计算,从而导致计算错误。简便计算的标志就是“凑整思想”。“凑整”能使计算简便,但“凑整”必须建立在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凑整”。但是,有些题由于受数字的干扰,学生很容易违背运算法则,盲目地追求“凑整”。针对这样的错误,我在教学中详细分析了计算出错的原因,并加练了类似的题目,但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64+36×5的结果是500,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最后确定有两种改法:①(64+36)×5;②64×5+36×5。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简便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暴露出来,不仅让学生体会“凑整”必须建立在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在简便计算中的运用。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通过教师灵活的提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找规律”教学,提问需细化,力求“步步为营”
  
  片断一: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每排中有哪些排列整齐的物体?
  师:这些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呢?
  片断二: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每排中有哪些排列整齐的物体?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每排中有几种物体?(师手指着说)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第一排,有夹子和手帕。(语速要慢,引导学生说)第二排?第三排呢?(板书:两种物体)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每排有两种物体,那这两种物体都是怎样排列的呢?(引导学生一排一排的看)
  师:看第一排,夹子手帕,夹子手帕……。第二排?第三排呢?谁发现了?
   通过两个片断问题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片断二中多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排中有几种物体?我们都知道,一一间隔排列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有两种物体,第二是一个接一个的排列。在片断一的提问中,学生只能找出几组物体在排列上有规律,而发现不了个数上的规律——两种物体。在片断二中我注意了这一点,不仅多设计了一个问题,而且把设计的问题细化了,结果学生很好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一间隔排列这个规律。
  
  四、 应用题教学,提问多开放,力求“集思广义”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出现这样一道题目:一根绳子长2米,用去1/4,还剩多少米?我并不是让学生直接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设计了这样的提问:用去多少米?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什么?共看作几份?用去几份?还剩几份?学生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还剩多少米”应怎样求,而且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共出现3种:①2-2×1/4;②2×(1-1/4);③2÷4×(4-1)。在教学应用题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拓宽了思路,他们的思维也得到相应的提升,他们的兴趣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有相当大的难度。课堂教学中的变幻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以预料性。要想让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做到“量体裁衣”,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