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从“后十名”现象看“学困生”转化

作者:马肃霜




  一、 耐人寻味的“后十名现象”
  
  在翻阅、整理学生的成绩表时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小学期间,按语、数二科成绩排列,从二年级(一年级不太明显)时成绩排在“后十名”的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仍在“后十名”中徘徊。到了初中、高中,由于科目增多,“后十名现象”更明显,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按语、数等学科成绩排列,“后十名”学生大多数始终会在“后十名”徘徊,个别学生尽管经过努力,也不会淡出后二十名。
  “后十名现象”的出现,有着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当前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仍是由学生的成绩决定教师的业绩,虽然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有“抓两头,带中间”的教育教学经历,而且对“两头”中的“后头”更加重视,在这些“后十名”学生的身上下的工夫也不少,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教育评价机制的缺陷、单纯用考试成绩给孩子们排名、大班额教学(六七十个人不等)、任教班级较多等,导致这些“后十名”学生永远摆脱不了“差生”的困扰。
  然而,在平时、课下和艺体课上,根本分不出哪些是优等生,哪些是“后十名”学生,怎么也不能把“后十名”学生与“学困生”联系在一起。但是只要一文化课考试,这类学生的成绩就是不理想,与其智力的期望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机制下,所谓的“学困生”一般皆出自“后十名”学生。
  
  二、 “学困生”真的存在吗
  
  1.什么是“学困生”
  目前,学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之一。自1963年出现“学习困难”的概念后,“学困生”受到广泛关注。最初的研究注重儿童的认知加工过程本身的缺陷,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生态化,研究者开始从全局着眼,将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非认知因素的探讨纳入研究视野。
  据研究,“学困生”一般在听、说、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上存在明显障碍,并伴随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习困难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学习成绩与其智力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习惯上,按语文或数学等某一主科分类,优秀生是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学生,“学困生”是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处于中间的是一般学生。
  2.现代理论下的“学困生”
  (1)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学困生”
  ①理论上的“学困生”是不存在的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8种或8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与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学困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因此,“学困生”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现实中的“学困生”是普遍现象
  如今每所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谓的“学困生”,“后十名现象”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是每个任课教师的苦衷;再加上互联网和各类教育刊物中的数以万计的学困生“转化”措施和方法,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是多元智能理论出现了问题,还是任课教师在杜撰?
  究其原因,是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即评价只看学生的“一元”和只从“一元”角度分析学生,所以才出现了今天的“后十名现象”,才造就了如今成批的“学困生”。一般而言,教师业绩评价中重要的一条是看教学成绩,而教学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譬如,一个教语文的教师,就希望全班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是高分,如果个别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时常有缺陷,影响了全班语文平均成绩,就会被认为是语文“学困生”;同理,一个学生如果在数理能力和逻辑能力、空间能力等方面存有缺陷,影响了全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就会被认为是数学“学困生”。
  (2)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学困生”
  ①“学困生”的认知结构本质
  首先,对于知识的生成与增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客观存在于外界的,要想获得知识,必须做到二者的交互。“学困生”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客体(世界万物、知识等)不能达到交互或交互性极小;其次,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学困生”既不能把外界环境因素(如新知识)整合到有机体(如原来的知识)的结构中实现“同化”,也不能改变自己来应付环境,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己也随之变化,实现“顺应”,以致无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后十名学生”会越来越“困”。
  ②“学困生”的学习内在动机
  目前,教学十分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强调学生知识结构的学习,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但对于“后十名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某一学科或各学科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把外来动因变成内在动机,也很少在困难学科上学会发现,他们对所学的材料很少能保持记忆,也很少能对所提供的线索和前景进行建设性的学习等。
  ③“学困生”最近发展区域
  最近发展区域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而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空间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一般而言,“学困生”的新、旧知识结构的落差太大,教师想利用填补落差的形式来实现“学困生”知识结构的向上发展,的确困难重重。其一是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易被找到;其二是学困生的发展动机不容易激发;其三是“学困生”不容易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易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四是每个学困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规律都存在差异,相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奏效。
  
  三、 “学困生”能转化吗
  
  1.建构主义理论证明,转化学困生,比登天还难
  (1)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转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地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征,强调个人经验对其学习的影响,它主张的是引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学习,而不是从外部进行的灌输性学习。然而,“学困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兴趣去观察、去联想,他们或是瞪着眼睛看别的同学回答,或是玩弄自己的东西,大多不愿与别的同学进行合作与协作,更不爱与别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对课堂学习不屑一顾,不得已时才“人云亦云”,很难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目的。因此,转化成为一句空话。
  (2)从建构主义评价观看转化
  建构主义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新的评价观。如以自由学习目标为标准的评价观、以知识和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观、以多样化观点为标准的评价观、以背景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观、以真实任务为评价标准的评价观等等。但不论哪种评价标准,大多以“自评”与“他评”两种方式进行,其评价内容基本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学习的贡献、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构建等几方面。
  但对于“学困生”来说,“自评”无异于纸上谈兵。试想,“学困生”连自己的学习目标还确定不好,还怎么进行自我评价与考核呢?从学生“他评”来说,“学困生”很少主动参与小组的学习,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评”结果肯定不太好,这对学困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转化工作会更加被动。
  2.多元智能理论证明,转化不过是一句空话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每种智能都是以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表现形式以及符号系统。例如,在语言方面,有人擅长写,有人擅长说,而有的人最擅长听。可见,在同一智能下,每个人的发展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往往一种或几种智能表现得程度较低,而其他智能表现得程度较高,再加上“学困生”的智能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学困生的转化方法,也不可能把学困生表现程度较低的某一智能转化为程度较高的智能。所以,“转化学困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四、 为“学困生”转化什么
  
  目前,所有的学校正在进行的学困生转化工作,仅仅是填资料,走形式,还处在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水平,因此当前一些所谓的转化理论与方法令人无法置信。
  当前对学困生的所谓的“转化”手段几乎“清一色”:避其“困”点,抛其成绩,扬其优点,突出仁爱。比如给予学困生关爱,使之产生自信心;给予尊重,使之形成价值观;给予欣赏,使之获得成功感;给予理解,使之形成世界观;给予激励,使之产生进取心;给予宽容,使之学会做人……即让每个“学困生”都能获得“困”字以外的成功,不计较其考试成绩的高低,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等等。但从“学困生”的转化实质看,这种避其“困”点的所谓“转化”,能算“转化”吗?
  因此,“转化”的实质不是把“困”字转变为“易”字,变为“好”字,而是要促进各类“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所以,“转化学困生”不如“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提法好。“促进发展”有三层含义:一是强调“学困生”的强项智能的发展,培养“学困生”的个性和特长,使每个“学困生”都成为有用之才,增强“学困生”的信心;二是在发展“学困生”个性智能的同时,促进“学困生”弱项智能的发展;三是取消学校中的“差生”或“学困生”一词,教师应该明确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以及行为特点,帮助和鼓励和各类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智能倾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强项;然后为各类学生提供有利于其智能发展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而第一层含义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