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好教案的“门道”何在

作者:陈鲁峰




  到基层调研,常常有教师拿着教案追问,“我写的教案被学校认定为不合规范,但我下功夫很多,你给看看,是不是好教案?”“难道只有长篇累牍的教案才是好教案?”“我的教案设计都被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校却认为不合格,你给评评理。”“教无定法,教案为何要整齐划一?”好教案到底有没有标准?标准是什么?弄清好教案的标准,才有利于解决教案写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好教案应该“简而丰”。在教学实践中,教案写作与评比中片面追求形式主义的倾向比较严重,不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往往陷入一个误区:教案越长越好,字迹越工整越好,项目越全越好。引领、指导、服务教学的教案功能被异化为应付上级检查评比的展品。所谓“简”,要求教案不必长篇累牍,动辄“洋洋洒洒”数千数万字;不必事无巨细,细大不捐,凡有关备课的内容就统统写上。“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应该成为教案写作形式方面的重要标准与要求。所谓“丰”,在明确教案写作首先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择其要害,切中肯綮”过程的基础上,应该着力在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上下功夫;着力在突破教学难点、疑点、困惑点等方面“重锤敲击”;着力在与学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多加建构。
  好教案应该“导而学”。在教案评比中,经常发现不少教案陈述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泛滥”,而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明显不足,即教案“导而学”功能弱化。好教案不仅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还应该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路线图”,应该是教学案一体化的载体。教案要借鉴学案导学的一些设计理念:多一些“导”,少一些“牵”;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抑制”;多一些“情境创设”,少一些“结论展示”;多一些“学法引领”,少一些“教条说教”;多一些“分层设计”,少一些“眉毛胡子一把抓”;多一些“典范问题驱动”,少一些“琐碎末节旁逸斜出”。教案只有突出了“导学”功能,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现代课改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好教案应该“实而活”。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案“充实、厚实有余”,而“灵性灵动不足”,即缺乏“活性”。究其原因,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为重视教材文本挖掘而相对忽视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分析与把握有很大关系。教案要想做到“实而活”,关键在于教师要“吃透两端(学生与文本),摸清迷瘴”,带着学生与问题走向文本,教案写作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文本知识一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与日新月异的社会文化状况结合起来,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教材文本知识就会立体起来。这需要教师在立足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文本的知识范畴,蹲下身子与学生“心连心”,养成感知新事物新变化的敏锐性。
  好教案应该“新而透”。在教案检查中,经常发现不少教案内容、形式呈现“岁岁年年花相似”乃至“年年岁岁花相同”的状况:“因循守旧”的成分多,“新思路新想法新构思”成分偏少;共性化份额比重大,个性化色彩比重偏小;备课内容浅尝辄止的多,深入透彻研讨的偏少。当前,教材文本呈现出“新情境、新问题、新视角、新编排”的大“变脸”。作为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具有感知新事物新变化的敏锐性与开拓新领域新边缘的主动性,要具备研究课改的前瞻能力,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切实“吃透”课改理念的本质与精髓。教案的写作应该着力于彰显教师自己独特的“思维亮色”和突出的个性,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善于容纳“异质”思维的存在,给学生留足思考和反思的时空,并时时给课堂带去一些“新想法”、“新构思”和“新信息”。教案写作也只有立足有效的教学经验,并致力于教学创新和变革,坚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方能应对“日新月异”的课堂变化。唯有如此,教案才能呈现出“新而透”的灵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