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小学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现象的价值分析

作者:武建军




  在数学教学情境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按照正例的思路常规地分析问题,而是从其他非常规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见解,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的现象往往出现在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了学生“原生态”的思维状态,是学生分析问题真实水平的写照,因此,形成了一些典型教学事例,这样的事例我们称之为 “反例”。“反例”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现象存在,它具有正负方向交互发展的可能,尤其是教师对“反例”的艺术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反例”的负迁移功能,使“反例”的“错位”现象与“反例”的“复位”艺术成为有机的整体,隐藏的教育价值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得以显现。
  
  一、 “反例”教学的实用价值
  
  课例: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的教学过程.
  (1)出示问:阴影部分表示几分之几?
  (2)猜一猜:出示一个小三角形:
  其它部分用纸盖住,猜一猜阴影部分是几分之几?学生一开始猜1/4的人比较多,也有部分人说不确定。猜完后,教师出示图形,阴影部分三角形占整体的1/9
  
  
  (3)圈一圈:
  用韦恩图圈出它的1/2
  也是表示1/2,图中应补充几个△
  价值分析: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看,学生在第二阶段的猜一猜,是教师利用“反例”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小学数学中的单位“1”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对概念比较模糊,特别是自然数中确定数值的正迁移作用,会对他们产生副作用。因此,教师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将两个视觉上相同的三角形,放在不同的整体中,表示出几分之几,学生有的认为是1/4,有的认为不确定,这样,教师就可以从部分认识的“反例”中,揭示分数的意义,看似不合理的诱导,却潜藏着合理的因素,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单位“1”的概念。第三阶段的圈一圈是“反例”的二次应用,目的是达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
  解决办法:学生在第(2)阶段猜一猜中出现填写1/4的情况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让学生尽量地说出为什么用1/4的思维过程,然后,让另一部分回答“不确定”的人与之展开辩论,直到能说服对方为止。这样,“反例”的实用性,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二、 “反例”教学的潜在价值
  
  课例: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师安排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摆小棒,具体要求是: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增加1个三角形后,共用小棒的根数是;增加2个三角形后,共用小棒的根数是 ;增加3个三角形后,共用小棒的根数是 ……
  在反馈交流时,一个学生给出了下面的摆法和算式:
  价值分析:学生的想法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然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三点。
  1、教师要求不明确。教师安排第一个活动的意图是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增加一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3×1,增加两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3×2,增加n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是3+3×n。然而,学生对要求的理解是,摆第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增加的三角形不一定用三根小棒搭成,也可以用两根小棒搭成(上图),这种做法与教师的教学预设背道而驰,但是,与题目的具体要求不矛盾,合情合理。
  2、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在童年时期,就经历过搭积木、摆图形等游戏活动,在低年级阶段,就能指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国标本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在操作过程中的融合与变通能力有所增强。因此,有可能产生以上要求下的拼搭结果。
  3、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上也各不相同。教师安排的第一个活动,一般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解决问题会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然后,一个一个接着摆下去;有的学生会求变、求异,用不同的方式来搭拼图形。
  解决办法:这样的形式会出现在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群体中,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首先,在情形合理的前提下,肯定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摆的图形连贯起来观察,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是否能总结出来;再观察具有规律的一组图形的摆法,写出反映规律的一组算式。最后,还要比较两种摆法哪一种更能揭示图形所反映的规律,使问题解决回归到揭示“用字母表示数”的主题上。再有,教师在安排活动前,先出示两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可以写成算式?(3×1),两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可以写成算式?(3×2)请同学们继续摆下去,给摆成的三角形写出对应的算式,这样可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同时引导学生从”反例”中获得丰富的认识。
  
  三、 “反例”教学的生成价值
  
  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用圆的学具,平均分成24份,然后剪开,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中一个学生提出,不用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他是这样做的,将圆平均分成24份,每一份就是一个近似的小三角形,(如图)
  价值分析:学生的解法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它的合理性甚至在教材编排的例题之上,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推导过程,教师在设计中是没有预设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解决办法: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观》中说,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生长元”,通过网络式的生生多元互动形成对“生长元”多解的“方案性资源”,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所在。我针对课堂教学的“生长元”及时增加了一个比较过程,让学生群体体会到这个事例的重要价值。
  
  四、 “反例”教学的“剩余价值“
  
  课例:“观察物体”要回答的是两个问题:(1)从哪面看这三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2)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大部分学生回答:“从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完全不同。”只有少部分学生说:“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是完全不同,因为下面一层都是由3个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所以是不同,不是完全不同。”
  价值分析:教材编写者对所提问题,显然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侧面与上面看到的是独立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复合图形。从上面、侧面看到的三个独立图形完全相同,从正面看到三个复合图形只能说是不同。
  三年级儿童的认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就是从整体认知的角度,观察图形的同与不同。而少部分学生的回答中,不仅看到了同还看到了异中有同,充分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解决办法:这样“少数人的声音”正是教学中求之不得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成功学习时间”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我把握好这样的时机,适时对问题进行再研讨,得到结论,既教会学生认真观察的方法,又体会数学思维的美妙,可谓一举两得。
  多彩的世界,缘于丰富的物种,和谐的课堂,缘于丰富的个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生活阅历,学习经验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共性的认识与独特的见解,是和谐课堂的真实表现;“反例”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现象存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利用好”反例”,充分挖掘它的价值,为教学服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