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

作者:黄元虎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每个人都是在各自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价值观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时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大,这是实施公民价值观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探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对于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促进儿童品德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在此,试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现代公民价值观作一探讨。
  
  一、 换位观
  
  换位观,即设身处地、转换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的视角或观点观察问题,进行思考,采取行动。对学生进行“换位观”教育,是引导学生用“假如你是我,假如我是你”的思想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一种教育方式。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换位观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关爱、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
  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同学之间》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设置故事情境——受援助、被接纳、被冤枉、被歧视)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想?《父母的疼爱》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你能不能将你所讲的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编成一个小剧本,由你来扮演父亲或母亲,体验父母亲对你的那份深爱。《现在的我能做什么》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晚上,如果我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爸爸就能 ;如果我能自己洗衣服,爸爸妈妈就可以 ;如果我能学会梳头,妈妈就可以 ;如果我能自己上学,爸爸上班就能;如果我早点起床,爸爸就可以在家喝碗热粥,就能 。《我想要我能要》请学生替星星的爸爸妈妈向星星说明原因:“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的时候,经常吵着要买这买那,甚至赖在商店不肯走。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常对他说‘不’!这是为什么?”教材中的这些课例,试图引导学生在换位体验中逐渐形成关爱同学、体谅父母、合理消费等良好品德,形成一种换位价值观。
  
  二、 生态观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生态观不是指自然环境保护中的生态观念,而是指每个人都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即“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观念。这种生态观正是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树立的,因为现代社会出现了诸多错误倾向:很多人存在一种“精英意识”,自以为高贵,自己重要,而其他人则可有可无。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存在的必要,都有其地位和作用,离开其他人,任何人都是无法生存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生态观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合作、责任、义务等。
  以三年级下册教材“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单元为例,《我的劳动感受》引导学生参加体验活动:为了我们能快乐健康成长,学校有许多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着,他们是校长、门卫、图书管理员……你了解他们吗?请他们来班里介绍介绍,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记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题正是对教材倡导的生态观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并不是说别人的劳动主观上一定就是为了我们,而是说无论他们劳动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客观上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这一课用“抽刀断水”的方式从反面激发学生思考: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劳动了,会怎样?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会怎样?假如电视台的人都停止工作了,会怎样?……教材通过引发学生对劳动者与自己关系的思考,逐步树立“现代生活中谁也离不开谁,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生态观。课程改革前的思想品德课也有类似的教育,但是立意很低——“尊重工人和农民”、“尊重掏粪工”。品德与社会教材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角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为了我,我离不开每一个人,教材中的很多课例都暗含了这种生态观念。
  
  三、 共赢观
  
  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更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完全利己与完全利人,都是不健康的价值观。完全利己,则表现为自私,不仅害人也会害己;完全利人,对自己将是不公平的,在现代社会也是做不到的。共赢观倡导“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即遇到问题时,要考虑到自己、考虑到别人、考虑到社会,尽量寻找到多方的共赢点,求同存异,谋求共赢,既维护到个人利益,也维护到公众利益。共赢观是对泛阶级斗争观、过度竞争观的否定,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
  如《我不耍赖皮》(三年级上册)引导学生组织辩论赛,在辩论中体验共赢:有人说:“遵守规则真麻烦!”有人却说:“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方便。”你赞同哪种观点?在关于规则的辩论中,学生能体会到规则的“双刃剑”作用,这与共赢观所倡导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不谋而合的。《我们赢了》(四年级下册)先唤起学生对成功的集体竞赛活动的回忆,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会取胜”:集体准备充分,班长组织协调能力好,老师的功劳,全班同学齐心协力,主力队员发挥出色,许多同学默默奉献……这样的探究有利于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集体是由许许多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教育学生每个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都要热心为集体服务,实现“共赢”。
  
  四、 对话观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商谈、沟通、理解和认同。对话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价值观念。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对话观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尊重和理解。
  教材本身就是可供对话的文本,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在对话中共同成长。如教材中的留白,使教室里的儿童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向教材中的儿童进行表达。这样,儿童在学习每一课时都是在倾听教科书这位朋友说话,同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或图画等学习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这位朋友。教材还引导儿童与生活中的人对话,如《怎样与人相处》(三年级上册)引导学生尝试真心地赞美同学,看看对方的反应:你学习数学的方法真好,对我的启发很大;你今天发言时的声音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次呢;你的球踢得真好啊……学生由此就能感悟到:赞美他人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表达了对他人的一种信任和美好情感。学生在现实的对话中,学会了对话,更树立了一种对话的价值观念。
  
  五、 分享观
  
  分享观讲求共同分享,助人为乐,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如果你把一个快乐与别人分享,你将拥有两个快乐。”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分享观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与人为善。
  《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三年级上册)安排了一个 “小采访”,引导学生发现并交流“学得好”的经验:我的长跑成绩很好,我的经验是每天坚持锻炼;我的英语学得好,我的做法是大胆开口,不怕读错,不怕讲错;我的科学学得好,因为我喜欢大自然,喜欢观察树木花草、飞禽走兽;我在班上劳动好,我拖地特别干净,因为我在家里常做家务……这一课最后引导“大家一起来总结”,进一步培养分享观:学得好的同学有什么共同之处?你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学习经验?《我的课余生活》(六年级上册)引导学生分享“玩的学问”:你认为怎样才能玩得有度呢?你认为还有哪些游戏是不该玩的?你能创造出新的游戏吗?你会自己制作玩具吗?给大家露一手。自私自利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分享的价值观,对于独生子女的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六、 多元观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观注重在分清基本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在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多元观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宽容。
  《我想要我能要》(三年级上册)让学生将自己的需要整理出来。因为每个儿童最想要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教材通过留白让孩子自己表达。接着教材通过“逛商场”和“准备一顿午餐”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节约资源的意识。由于地区差异、家庭差异和学生自身需要的差异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某种需要。我们不能说买《百科全书》是合理的,买某种玩具就是不合理的,合理与否要视个人情况而定。《父母的难处》(五年级上册)引导学生为父母“送阳光”:妈妈身体不好,我就主动帮着做一些家务事;爸爸有高血压,我每天提醒他不要忘了服药;我家在门口摆了一个小摊,有空时我也过去帮帮忙……教材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特别要联系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联系父母的切实难处、联系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分忧。教材正是在尊重学生的多元需要中,引导学生进行多元选择,逐步树立一种多元的价值观。
  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会多少条目和规范,而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只有形成了这些现代价值观念,才能称得上有开放的思想和真正的道德。毋庸置疑,为了实施公民教育,推进品德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实效,教师的教学应力求抓住教育的根本,着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形成这些观念上下功夫,而不应在传授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这些浅层、表面上打转,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