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姜树华




  一、 呈现,撩拨心灵,感受陕北后生的生机
  
  1.出示课题《安塞腰鼓》(齐读)。
  2.指读1~4节,想象眼前出现的画面。
  3.感受“茂腾腾”。透过这个词,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啊?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地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年轻的生命“朴实”、不做作、不招摇、不浮耀,“像那片高粱”一样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这样的生命,是原生态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真真切切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奔腾踊跃于黄土高原上,古老的沟壑纵横的土地,承载着这样年轻热烈朴实的生命。“安塞腰鼓”给予了他们宣泄的方式。〕
  4.感受表演前的那一刻不同寻常的安静。
  〔充溢着生命力量的“后生”们,“神情沉稳而安静”,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注定着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这是一个电影场面的写法,也是戏剧开幕前的特定场景,让学生在想象中去隐约涉猎储备这种文化艺术与作者的独特写法,去期待那惊心动魄的一捶!〕
  
  二、 自读,触动心灵,感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1.看!安塞腰鼓敲起来了!(录像)说说此刻最强烈的感受!(指说)
  〔对安塞腰鼓的不熟悉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就是我们教师也不够熟悉。因此,一次视频播放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低估!〕
  2.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气势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的,请自读5~17小节,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它画下来。
  〔艺术是源,作品是流,先回归本源,而后来体会文本的特色与创作。〕
  3.交流“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感叹分别在怎样的情境下发出的。
  〔回环的结构安排,快速跃进的节奏,营造出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的气势。“好一个安塞腰鼓!”句意层层递进,回环呼应,倾泻出欲止而不能的气势。这些富有节奏性的语言穿插其间,间隔出现,回环震荡,给人一种鼓声混响的效果,这种音乐节奏般的反复咏叹,逐渐加强,将情感与震撼步步推向高峰,使文章不仅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节奏美,更让鼓声有一种余音绕梁的回响,有张有弛地表现了黄土高原的壮阔,安塞腰鼓的激越。〕
  
  三、 品读,震撼心灵,感悟陕北后生的活力与能量
  
  1.再次走进课文5~17小节,静心默读,画出最令你震撼的地方,把自己的点滴感受写在旁边。(板书学法:读、画、写)
  〔静心读书,谓之内心与文本的真正对话。让学生带着学法从热闹到安静,再一次零距离触摸文字,品味作者独特的诗化语言与创作手法,从而达到会文入心的境界!〕
  2.交流品读。
  (1)活力四射的陕北后生(6~8节)。
  ①生读语句,谈感受。
  ②相机品读:
  “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一组排比句式;
  (屏幕上红色标出“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五个词)
  ③(诗的形式呈现排比句)指导读——诵读。
  〔人已经不是概念上的“人”,而成了单纯的生命的载体、力量的载体,只有宣泄宣泄再宣泄,喷射喷射再喷射,人与生命合一、与力量合一。〕
  ④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的心,你的血液,你的每一个细胞,会有怎样的感觉呀?(练说)
  (引读第7节)“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一个安塞腰鼓!”(生齐)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读出自己”,即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用即时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既是对文本表达的感悟也是对表演场面的语言直觉!〕
  ⑤听听吧,这是怎样的鼓声啊!(播放鼓声——出示9~11节)(变式引读)
  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好一个安塞腰鼓!”(生齐)
  〔让学生再一次具体体悟作者水到渠成的感叹,使得学生对作者“一唱四叹”的理解更为深入!〕
  (2)能量磅礴的陕北后生(12~14节)。
  ①生读语句,谈感受。(出示第12节)
  ②相机品读:三个“搏击”;“震撼”、“烧灼”、“威逼”;
  ③指导读好“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
  句子虽长,但我们多读几遍,就会领会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惊异”、“居然”、“老南瓜”、“红豆角”、奇指“奇特”,伟指“宏伟”。
  范读——指读——齐读
  ④指读看着画面,借着作者的文字,将这群后生定格在我们心中(屏幕提示背诵,配乐)
  〔不折不扣地落实编者的教学要求是每个教者的职责。让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是一条规范、积淀语文素养的途经。把课堂教学时间花在背诵积累上,值得!〕
  ⑤(出示13~14节)人们不禁感慨,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引读)——
  怎能不让作者再次感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⑥(视频——屏显15~16节)
  看到了吗,“每一个舞姿……作者又一次发出感叹……”(引读15~16节)
  〔西北,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而今天的西北,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好像落伍了。“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激荡的生命能量一直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就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让学生反复读好这段中的长句,充分理解这生命迸发出的能量,感受这古老而厚积的黄土高原。明白作者第三叹感慨于黄土高原这一叹点的基由!〕
  
  四、 回味,融入心灵,感慨陕北后生的希望
  
  1.(鼓声)闭上眼,再一次回味那震撼人心的鼓声,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啊?(练说)
  2.(关掉鼓乐)“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引指读18~20节)——再指读
  〔文章“静——动——静”的结构安排,显然彼此映衬。由“神情沉稳而安静”的后生,“呆呆地,似乎不曾响过”的腰鼓,到“百十个腰鼓发出沉沉的响声”蓦然而起,排山倒海而来,最后“戛然而止,出奇的宁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给读者一种释放激情后“物与神游”的丰富想象和感触。〕
  3.体会“鸡啼”。
  (出示字幕,配乐旁白)当代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对安塞腰鼓的评价。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着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文本与生活文本之间的通路,实现学生经验的成长和基础学力的提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为他们的未来开辟出广阔的精神天地。〕
  4.(出示作者的“一唱四叹”)齐读。
  〔作者通过具有音乐性的复叠咏叹,来进一步传达情感。文中,作者有意识地在每个层次之末发出感叹,在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每段都有新意,层层递进,直把情感步步推向高峰!课堂尾声,再一次出示作者的“一唱四叹”,不仅仅为了体现文章的线索,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不同寻常的感叹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总评】“安塞腰鼓”这一特定的意象,在作家刘成章的脑际不断地孕育旋转,仿佛地底突腾运行的火山岩浆,最后彻底地尽兴地喷发于笔端,于是这一意象在瞬息之间纷翻飞舞,如源源不绝的大河波涛、滚滚向前的东流逝水,在宏伟的击鼓场面中,在“隆隆”的鼓声中,在击鼓后生“茂腾腾”的气势中,释放出巨大能量。本教学设计由初读感知,提炼作者感叹;到品读美句,体会作者感叹;再到解读难句,体悟高原力量;最后回环抒情,升华作者情感。如此逐步深入的“四读”,既是教学的全程线索,也教给了学生品读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课堂上,通过这“四读”让师生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一幅幅雄奇的画面:宏大的场面、铿锵的节奏、奔放的舞姿、激昂的鼓点,体验到了“安塞腰鼓”酣畅淋漓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