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作者:王贺兰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礼仪对我国乃至对整个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力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先进文化的需要,是青少年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人成才的内在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切实改进和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礼仪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合理定位。本文认为,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成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表示相互尊重而形成的共同遵守的、程序化的行为规范。礼仪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正所谓“德诚于中,礼形于外”。通过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以及社会交往礼仪等具体礼仪规范的学习,通过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方式训练,不但可以直接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优美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其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上说,礼仪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道德教育工程。
  礼乐教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国古代,礼的内容极为广泛,它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西周时期,贵族生活中所必需的五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1]。五礼合计三十六目,均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礼典,也是贵族子弟必须习知的礼仪规范。由于行礼时在仪容方面要遵照一定要求,为此,国学还由保氏负责教“六仪”,即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习礼不是单纯学习礼典,而是要实学实习,反复演练。贵族子弟学会了礼仪,在政治和外交活动的场合,行动才会合乎规范,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夏、商、周以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强调“不学礼,无以立”[2],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为此,孔子将礼作为孔家私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从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出发对周礼加以部分改良,编成一部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作为教材,称为《礼》(又称《士礼》,传于后世称为《仪礼》)。孔子的教育思想被我国历代儒家所传承,推动并形成了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童蒙教育实践。我国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围绕礼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都是以礼为主线编写而成,这些童蒙读物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堪称中外儿童教育的典范。
  世界很多国家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传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韩国教育是从礼仪教育开始的。韩国幼儿园设有专门的礼仪室和礼仪课,配备以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礼仪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如何与小朋友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逢年过节走亲戚的礼仪、向老人敬茶的礼仪等。从1973年开始,韩国的中小学校开设了道德课,内容涉及个人、家庭、邻居、校园、社会和国家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学校同时设有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3]。新加坡将“礼”列入“八德目”作为“治国之纲”,学校格外重视学生们的礼仪教育。新加坡人认为,礼仪教育是深入内心、优化个人涵养的教育,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有了好习惯就不担心学习和工作做不好。为此,从入学第一天开始,新加坡的小学生就被灌输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观念。素以绅士教育扬名的英国,具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近年来,这一传统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发扬,很多中小学开设礼仪课,课程内容从怎样摆餐具、熨衬衫、跳华尔兹、搭帐篷到怎样进行体育锻炼等,无所不包。
  综上所述,由于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礼貌、礼节、仪式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无论是我国古代重视儿童礼仪教育的传统,还是当今各国开展儿童礼仪教育的成功实践,都启示我们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应当发挥礼仪教育的更为重要的功能。
  
  二、 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礼仪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应成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
  礼仪是一种美,具有美的价值。礼仪美主要包括仪表风度美、优雅气质美、言行举止美等等。仪表形象是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内在素质,通过具体的容貌发型、着装打扮、精神状态等反映出来的外在感官。我们常用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来形容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人交往时潇洒大方、气度不凡,不拘束、不呆板,受人欢迎,受人尊敬。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加强礼仪知识学习和礼仪行为训练,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会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言行,培养优美的仪表风度,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并由此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美的仪表、优雅的举止、得体的谈吐、翩翩的风度、适宜的礼节、恰当的待人接物,不仅可以给人以自信,而且能够规范交际行为,以恰当的方式向交际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使交往对象产生较为强烈的认同感,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调、沟通、开拓、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礼仪修养。深入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三、 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很多学校开设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地方也将礼仪教育作为地方课程,还有人主张要为礼仪教育在国家课程中争得一席之地。无论是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已经蓬勃发展的礼仪教育实践,还是作为国家课程的宏伟目标和不懈追求,都证明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礼仪教育应成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中小学礼仪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实施模式。
  第一,单科的课程模式,也就是开设相对独立的礼仪教育单科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实践证明,这种单科课程模式能够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礼仪规范训练,教育效果非常好,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开设单科礼仪课程要求有专门的礼仪教育师资,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普遍偏紧,而且,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专业设置目录中,还没有专科以上礼仪教育师资专业,师资水平成为制约礼仪教育单科课程模式进程的重要因素。另外,这种模式还要求有独立的课时,可是,其他课程对学时的要求也比较强烈,由此可能引起学时、课时的矛盾。
  第二,多学科渗透的模式,也就是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不能把课堂仅仅作为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场所,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这种模式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把我们的要求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灵魂,取得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重要前提是必须精心设计和准备,否则礼仪教育就会像碎片一样,不仅学生无法学到较为系统的内容,礼仪教育也难以实现作为课程应当具备的持续性和渐进性。这种模式还有一个潜在危险,那就是可能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境地,或者说,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期待由别的教师来完成礼仪教育。但是,通过全校范围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这种模式是能够成功实施的。只要学校精心规划,认真抓好落实,必然能够取得应有效果。
  第三,以活动为载体的模式,也就是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活动开展礼仪教育。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比较易于操作的途径,效果也非常明显,比较受学生欢迎。但是,这种模式的实施一般需要提前进行许多专门的组织和设计工作,往往会加重班主任、辅导员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周仪·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53.
  [2]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39-440.
  [3] 谢晓南.大赛局,韩国强化礼仪教育(J).环球时报,2005-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