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给情境“减肥”

作者:孙开飞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一堂课仅有40分钟,许多老师为了达到课始的先声夺人,而不惜大费脑筋地对导入情境进行新潮的包装。但这种过度包装的情境会不会因“虚”而“衰”呢?下面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这节课的两次导入片断,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回放: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已在中国成功地举行了,相信大家一定为这期间的精彩赛事所打动。那么你们都喜欢那些体育项目呢?现在来调查一下好吗?
  (学生调查,教师将调查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在认识比以后,教师用这些数据让学生说出一些比。)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还真不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国的体育健儿。同学们,5月2日,奥运圣火祥云火炬在中国第一站香港传递,你们想看一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吗?(生答想)可惜我们不能亲临现场。不过也不要遗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祥云火炬在香港传递的盛大场面,想不想看?(播放录像)
  师:看到这样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话说吗?(生答)
  师:是的。祥云火炬在香港传递的日子里,那里成了红色的海洋,火炬走到那儿,那儿就舞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不过你们知道五星红旗的制作是有一定要求的吗?(教师截留一面国旗,并标出长3分米,宽2分米)你们能用一句数学的语言叙述一下长与宽的关系吗?
  生3:长比宽多1米。
  生4:长是宽的1.5倍。
  生5:宽是长的2?筑3。
  ……
  师:在这里,长与宽的关系还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是3比2,宽与长的比是2比3。这是数学上又一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比”。(教师板书课题)(到这里为止,时间已经过去近10分钟)
  分析:
  记得有这样的一句广告词:“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太累;把复杂问题弄简单了,贡献。”而上述教学案例,A教师显然将导入情境复杂化。其实任何形式,包括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当服务于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该弄清楚“我设计这个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对新知的学习有什么帮助?与所学内容又有什么联系?”。尽管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但当情境的设置忽视了教学内容,而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新异,则情境反而“喧宾夺主”。比如在上述案例中,老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奥运圣火传递的精彩画面,目的无非是引出五星红旗的边长。尽管所创设的情境富有时代气息,但从服务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情境缺乏合理性与必要性,使导入环节冗长而牵强。因而有必要也必须要给这样的情境“减肥”,减去那些不必要的、多余的“赘肉”,还教学情境应有的简洁、高效。
  教学改进: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比较,比如在这次班级跳绳比赛中,我们班陈晨同学1分钟跳212下,夏雨同学只跳106下,陈晨比夏雨多跳106下,这是用相减的方法表示相差关系。陈晨跳的下数是夏雨的2倍,这是用相除的方法表示倍数关系(教师板书:相除)。
  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本学期我班做升旗手的次数比六(1)班多1次,这是用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生:用差比。
  师:差异大吗?
  生1:差异不大,只不过相差1次。
  生2:不一定吧。本学期我班有2次,而六(1)班只有1次,我班是他们班的2倍。
  师:是呀,虽说只相差1次,但我班是六(1)班的2倍,看来用差比的方法有时难以看出相差的程度,还得需要用相除的方法比较才行。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相除关系比的问题。(板书:比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例1。
  思考:
  改进后的情境始于师生之间的平淡对话,虽说只是三言两语,却环环入扣,有效唤醒了学生的潜藏经验,内涵丰富;引领学生由“情境串”向“问题串”转化,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其实教学情境的设置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是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数学。也就是说情境的开发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否则不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新课。
  那么,给情境“减肥”,是不是说就不需要设计教学情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应当把握“简易、自然、有效”这六个字。如果教学情境呈现后,学生只能停留在情境表面,而无法及时沟通与要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即使这样的情境具有趣味性、吸引力,也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上述改进前的教学情境)。
  至此,我们有理由说,如果能有效突出情境与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那么情境的设计越简易、越自然,也就越好。“简易”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一点思维活动的空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效益。“自然”即顺应学生的需要,而非教师的需要;顺应“数学”的需要,而非凌驾于“数学”之上的需要;既不要牵强地贴上隐性价值的标签,也不要无视隐性价值的存在。“有效”则要求情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同时要抓住知识本质,使学生快速进入新知学习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