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寻求感情朗读的支撑点

作者:杨永彬




  缘起:
  朗读,作为理解语言、感悟语情、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理念,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然而,当朗读饱受娇宠,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靓丽时尚的风景时,我们同时也看到,所谓的感情朗读已渐渐偏离了其本来面目,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味、跑了调、变了态、失了真。发现在课堂朗读训练中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如此指导:学习《船长》,还没读上两遍课文,教师就要求:“你能读出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形象吗?”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皮埃尔面对“正在抽搐的妻子,即将发生的海啸,豪华客轮还没调转方向”等内容,学生还未细细揣摩,教师就主动出击:“你能读出此时的皮埃尔伤心着急的心情吗?”学习《爱之链》,课文中乔依、老妇人和女店主他们之间的爱的链条是怎样链接起来的?学生还没完全搞清楚,教师就慷慨陈词:“爱是和煦的春风,吹醒了万物;爱是夏日的暴雨,洗去了污垢。我们能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他们之间的爱吗?”此类要求不一而足。
  乍一听,这样的朗读指导语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从学生的朗读效果中,我发现了异常情况:学生拿腔捏调的情况极其普通;一种套路朗读模式也在不经意形成:如果表达崇敬、高兴心情声音一律响彻教室,要是表达悲伤心情一律低沉、缓慢……有时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众所周知:炒菜讲究火候,火过了就糊,烧得不充分又是夹生。而朗读也与此相近——有“错失”与“不及”之忧:领悟到了点子上,但教师没能“大张旗鼓”,错过了“大肆宣泄”、有效提升语感的良机,就是“错失”。理解感悟不到位硬要“有感情地读出来”,就是“不及”。而“不及”的现象在我们现今的朗读指导中比较普遍,深究之,对朗读本质认识不足,未能为学生寻求一个感情朗读的支撑点。
  策略:
  
  一、 “朗读”应以多种思维活动同在的言语活动为支点
  
  “读”是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客体材料的手段,它拒绝单薄和肤浅,我们要使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对课文中心加深一次理解。因此,这就需要“涵咏”的支撑使它变得深刻,需要“想象”的拓展使它变得更丰盈,需要“演说”的介入使它变得更灵动!
  案例一:苏教版第六册《槐乡五月》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其中一“浸”字表现力无穷,应深入挖掘其中的韵味,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一生读)。听着这句话,你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生:五月的槐乡连风中都夹着花香,生活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
  师:再仔细读读这句话,这句中哪个字特别吸引你的眼球?
  生:“浸”字特别吸引我。
  师:平时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用到这个字?
  生:洗头的时候,我会先把头发浸湿。
  生:吃苹果时,妈妈会把苹果放在水里浸一浸,可以清除上面的细菌!
  师:对,在这些情况下,“浸”字可以理解为什么?
  生:可以理解为“泡”,就是全都泡在水里了。
  师:说得好,文中写槐乡泡在“香海”中了,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是“香海”呢?
  生:到处都能闻到香味的地方。
  师:是呀,整个槐乡都弥漫着香气,展开想象,当你身处槐乡时,会在哪些地方具体感受到这浓郁的花香?
  生1:当我漫步在槐乡的乡间小道上,展现在眼前的是如雪般的槐花,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扑鼻而来!
  生2:槐乡的孩子们在香海中嬉戏着,他们的身上也散发着阵阵清香。
  生3:当我推开小窗时,香气和我扑了个满怀!
  师:太棒了,你借用了“我和阳光扑了个满怀”的诗句。天上地下,满眼的槐花浸染着我们的眼,漫天的槐香沉醉着我们的心,怎一个“浸”字了得!此时,你觉得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1:我觉得该轻柔一些,用心来静静地享受这份浓郁的芳香。
  生2:我觉得该高昂欢快一些,无论谁身处槐乡都会很欣喜,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好呀,就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再次感受那槐乡的魅力吧!(学生朗读这句话)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文字的意蕴、创作者的思维,需要多次敲击阅读主体下意识表层才能显现,与意识主体共合!上例中三次对文字的诵读,逐层深入:一读整体着手,感受花香浓郁;二读扣击关键词,超越文本,身临槐乡;三读展示个性化理解,花香萦绕。这样的读让学生捕捉到了文字背后的精神,简单的文字符号渐渐在学生脑海中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对于文本,我们就是要引领学生读进去,跳出来。语文课堂在确保“书声琅琅”的同时必须兼容“沉静”的存在,指引学生潜心会文,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
  
  二、 “朗读”应以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为支点
  
  在课堂中,我们常看到老师会为了一句话的朗读而耗费很长时间,老师会请好多同学轮流朗读这句话。“你读得不够味,谁再来试试?”老师期待着某个学生能有所突破,但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老师又会通过朗读示范,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模仿中习得“轻重、缓急、顿连”等技巧,以此来支撑整个朗读过程。
  要知道,朗读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倘若学生还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的情感波动,就急于通过刻意的模仿达到朗读的目的,长此以往,朗读势必会沦落为矫揉造作“伪情感”的机械模仿!
  案例二:古诗教学《题临安邸》: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汴州又称汴梁,是北宋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好一派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金兵肆虐,遗民泪尽。锦绣河山就这样无情地断送在这批酒囊饭袋的手中。今天那些权贵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鼻子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感情朗读注重一个“情”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这则片断中教师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从停顿断句等技术层面入手指导朗读,而是让学生直面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画面,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解说渲染,让学生感同身受,山河易碎,醉生梦死。那一次次的责问,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是学生那颗忧国之心、激愤之情。情到深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诵读是情感的外在传达,老师要控制好“情感软件”,让学生“心临语境”,忧文中之忧,乐作者所乐,从而做到“感于心则荡于音”。
  
  三、 “朗读”应以习得语感的重要途径为支点
  
  读不仅是深入领悟文本的手段,更是要通过读培养学生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获得对文字敏感的一种气质。而一些老师却把感情朗读当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常常是为了读而指导“读”,课文读上几遍就算学完了,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语文教材中所录入的课文大多是语言文字的典范,我们要善于开掘文本中的语感因素点,比如一些在表达上比较有特色的词句或段落,一些体现用语规律的言语现象,通过朗读,体悟课文这种高品位的语感。
  王菘舟老师在教《小音乐家扬科》时,就捕捉了这样一句话:“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他引领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写成:“这是扬科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或写成:“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是最后一次了。”通过一遍遍的朗读比较,发现将“最后一次”置后是有着特殊用意的:
  ——是的,扬科听燕子的唱歌,这是最后一次了,奄奄一息的扬科,它是多么想再听一听燕子那动听的歌声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
  ——是的,扬科听姑娘们的歌声,这是最后一次了,酷爱音乐的扬科,它是多么想再听一听燕子那美妙的歌声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
  ——是的,扬科听笛子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生于浊世的扬科,它是多么想再听一听笛子那嘹亮的演奏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
  在老师一遍遍的引读中,这“最后一次”仿佛是一声声凄厉的哭泣,一次次悲愤的呐喊,一遍遍无奈的呼唤。
  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了语言内容。王老师敏感地抓住了这样一个语感因素点,引领学生朗读、品悟,才使学生获得了这样深入的体验。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对文本的朗读不应该均衡用力,就应把握住这些“言语典型”,反复地品读体悟,从而积淀下一定的语感图式,使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发挥生成、监控的作用。
  朗读,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有为学生寻求一个感情朗读的支撑点,让学生动情入境、自读自悟才是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