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对语文教材“选文”的思考与定位

作者:王 丰 郝 玲




  近年来,对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有了新的探索视角。王荣生在其论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功能类型。作为“定篇”的选文,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教与学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掌握选文本身。作为“例文”的选文则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习掌握从众多诗文中提炼出来的概括性知识。作为“样本”的选文大体相当于叶老的“例子”,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选文,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以此理解同类文章,写作同类诗文。作为“用件”的选文,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章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教选文”教的只是具有“定篇”功能的选文,其他三种功能的选文,我们只是在“用选文去教”。
  既然,语文教材“选文”时有“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功能的考虑与定位,那么,一册教材中的所有文章要有所侧重地去设计定位,进行教学,不要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更应立足教材,根据学情,确定好教材挖掘使用的着力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教材、用活教材,让文本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一、 视文本为“典范”,精读深思、诵读积累
  
  教材中文质兼美的经典类文章,是世界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学篇章,可以视之为“典范”,围绕“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文章”的目标阅读理解,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美感。要通过一篇篇经典文章的阅读欣赏、诵读积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语文的音韵和辞章之美;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章的意蕴情感之美;更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的经典文章传达的价值观不全是古代的那种纲常伦理,而是平等、自由、自信、诚实、包容、仁爱这类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观。
  在教学这类文章时,仍然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文章距离他们生活较远提不起兴趣,一些文章的确与现代生活有着极大的冲突。所以确定“典范”文章时要将自己的思考与学生的愿望统一在一起,拿到一本教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筛选“典范”的文章。比如开学之初,我和学生一起用一个双休日的时间把全册书读完,读完以后边想边写自己认为重要的喜欢的经典课文,最后作全班统计。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选出4~6篇经典课文,我再根据教材特点补充几篇学生没有选到的课文,这样下来,一册书30多篇课文,可以确定8~10篇“典范”文章,而且要保证每个单元至少有1篇。
  确定好“典范”文章后要把教学重点放在精读深思、诵读积累上,要让一篇篇文章成为学生文化底蕴的奠基石。
  首先,要重视精读深思。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欣赏文章的精彩之处,明白其“典范”的真正内涵。有位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采用了欣赏与评价相结合的策略:第一种方法是他把这类课定位在欣赏上。有时他一个人以欣赏的风格为学生讲说,学生听着听着便主动拿起笔记下这篇文章中美丽的字词句段,记下那内在的思想,记下那动人的案例。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学生是特别喜欢的,因为那声调、朗读技巧能使许多学生拥有羡慕之心,他们自然模仿之中,也能感觉到一个优秀的朗读者是如何读这一文章的?学生一遍遍地听着听着也就放开嗓子读起来,语感训练的目标也自然得到了实现。第三种方法是让学生动用“评价”。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思考,评价这类课文美在哪里?妙在何处?给予你哪些收获?从而明白其“典范”的真正内涵。赏析、评价可以使学生更理智起来,如此教学也给他们找到了阅读的另一把钥匙。
  其次,要重视诵读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经典名篇名段,才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淀学生的文化内涵。所以对典范文章精读深思后还需反复诵读,达到胸有成竹、脱口而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诵读。另一方面,还可利用早自习、班队会、重大节日开展“经典名篇诵读与比赛活
  动”,从而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二、视文本为“例样”,深入剖析、习得方法
  
  教材选编时,有些文章是从“例文”和“样本”的角度定位的。“样本”是解决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所发生的困难和问题,在对选文的感受和理解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应该怎样阅读、怎样写作。“例文”是以选文的某个点或某个侧面为例,使学生透彻地学习语文知识,包括诗文以及如何读写的事实、原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或加深对选文这些点或侧面的理解感受。概括的说,“样本”、“例文”类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年段目标和单元训练特点,有的文章可以发挥其“样本例文”的功能,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习作的方法。以后遇到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学习;遇到类似的习作训练,可以借鉴其中的习作方法。
  例如:《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我引领学生按照“初读、找出景物——再读、抓住特点——细读、品词析句——朗读、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了课文,感受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了“初读、找出景物——再读、抓住特点——细读、品词析句——朗读、表达情感”这一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写景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五彩池》等),我便放手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自读自悟。学生在学习中成功地运用了这种阅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又如: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参中提出教学中要开始培养学生做批注的能力。为此,我选取了教材中的《师恩难忘》一文,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用笔勾划出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用精练的词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我讲了批注的含义、符号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慢慢地,孩子们懂得了做批注的重要性,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
  
  三、 视文本为“用件”,取点建构、扎实训练
  
  教材中的有些篇章,如果学生能够理解,或者有些地方不甚理解,但老师认为关系不大,或者学生在课外已经阅读过。那么,此类文章可以发挥其“用件”的功能,利用选文所讲的内容或者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出发,取点建构,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进行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此时的文本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一个引子,它盘活了课程资源,生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走进高效务实的语文课堂。
  例如《枫桥夜泊》一诗,学生借助注释,容易理解诗意,而且很多学生课外已经会背诗了。为此,我研读教材后,围绕《枫桥夜泊》一诗所蕴含的“乡愁”主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入《虞美人》、《阊门即事》、《乡愁》等诗词,以诵读为主线,以“愁”为诗眼,抓住“枫桥”、“夜泊”这一特定的自然场景引领学生古今交融,反复吟读,寻找枫桥的那缕苍桑,感悟夜泊的那份悲凉,进而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想象他触景生情的感触,描摹他孤守客船的寂寞,在一读三叹中体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刻内涵,体味诗人客居他乡,飘泊异地时的思乡忧国之愁。同时通过对比阅读,感悟相同主题下,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
  又如《下雪的早晨》一文,没有难懂的字词,学生很容易读懂。教学时,我抓住“下雪”这一关键词,结合单元主题“风雪”和学生上周刚刚看到了一场雪的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说雪、写雪。孩子们兴致盎然,写出了一个个优美的片段。
  (附学生习作片段:我情不自禁地走向雪中,去感受、去拥抱那细细的、绵绵的冬雪。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好像一个个跳伞的小精灵,又好像刚出生的小蜜蜂,还不会飞,跌跌撞撞,雪花飘落在树杈上,光秃秃的树枝变成了银条儿,向我们招手。
  冬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些白色的小精灵用自已短暂的生命为人们换来了无比新鲜的空气。我深深地呼吸着,五脏六腑像被清洗了一样。我真希望这雪永远留在人间。)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随着对教材选文定位的深入了解,作为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关注教材、关注学情,因“文”施教、因“人”施教,让文本发挥不同的功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提升,让课堂焕发创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