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作者:林 峰




  教学评价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各环节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它是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可以作为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的参考和依据,有利于引导管理工作者及时地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校全面管理水平的提高。评价机制具有针对性、可比性,有利于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它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指导教学及管理人员克服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搞好教学评价,有利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扎扎实实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发挥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重要前提。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指标体系不但是评价教师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更要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因此,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与教师年度考核等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要能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现实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
  
  3.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经过认真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既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又要使指标要素尽可能简化和易于操作。
  
  4.层次性原则
  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层次分明,包含各个要素的子系统指标以及各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指标因素。
  
  5.代表性原则
  所选择的指标因子必须具有代表性,从众多因素中优化筛选的指标因素,应该充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6.动态性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是动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在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所以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二、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促进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按照确定的教学进度表,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和内容,有计划地、具体地、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这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又是各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客观地、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并努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是突出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基本而且重要的工作。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目的,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包括过程及其结果),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教师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讲授等手段传达给学生,因此,学生对传达的效果最具发言权。学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教师进行评估,为的是将情况及时反馈,使教师更好地讲授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不但评定了教师,同时也评定了学生自己,这样就达到了师生共同学习与进步的目的。在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时,要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学校领导和教学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
  必须着眼于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指标及权重的设计、评价的方式方法等重大问题上把好关,切实防止传统评比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平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真正通过教学评价有效地控制教学和指导教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2.评价要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要力求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切忌以偏概全。即力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客观实际,既是科学的又是可行的,做到定量和定性有机结合。特别不能一味地以搞量化管理为由,以精确的数字表示模糊现象,或把量化方法简单化,采取简单打分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科学地反映教学的质量,反而会混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些方面难以量化、不好评价就不作为评价指标,如课堂教学,评价分寸难以把握,但它毕竟是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因不好评价就不进行评价。另外,搞教学评价,要注意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即承认被评价者是评价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积极性,使人人重视评价,自觉提高工作质量。
  
  三、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为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给予科学的阶段性的评价,调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在实施评价时,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负责任的态度来完成。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岗位,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日常事务,如有关规范、条例的制定,教学评价的组织,评价数据的处理、分析等。另外,为使评价指标得以实施,应根据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分类,将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两种,分别用相应的标准评分。
  
  1.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对课堂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学生评价一般在被评教师的课程结束前两周统一进行。学生以班为单位,对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把评价表交回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统计评价分数,再汇编成册,视情况向学校公布。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另外,教务处还专门聘请学习成绩好、关心教学工作、为人正直诚实的学生为教学信息员,鼓励他们收集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对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务处。教务处对教学信息员反馈的教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的不同,对每门课程教学都有自身内在的客观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偏差,但只要操作和控制得当便能减小误差。
  
  2.同行教师评价
  同行教师评价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他们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因此更具有发言权,尤其是教同一课程的教师互评可以帮助教师相互切磋教艺、取长补短、找差距、互相学习,而且通过相互评价易于交流和信息反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在教学上相互观摩、交流与研讨,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行教师评价除以量化的分数评价外,还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与被评教师书面交流信息,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总目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只是一种手段,它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不仅是教师年度考核的必要条件,而且要借助评价这个杠杆和机制找出差距,促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和研究改革上来,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需要在师生当中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有效组织,提高共识,明确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教学质量评价,克服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克服畏惧和不敢竞争的情绪,积极主动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中去。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