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多元智力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王国凤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后来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末渐渐完善了这套理论体系。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拥有9种智力,分别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他还认为,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力组合的个体;但每一个体都有其相对优势和弱势智力领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相对优势智力领域的特征可以向其相对弱势智力领域迁徙。
9种智力中,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最为社会和学校认可。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它们最能昭显出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但是,由于现在社会日益多元化,这两种智力已经不能确保学生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一帆风顺。因此,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体会自身智力的多元化对教学的成功和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在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只有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之才。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实现自身智力的多元化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优势转化。对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研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开展得颇为热闹。著名的有Julia Jasmine,Donald P.Kauchak,Thomas R.Hoerr和David Lazear,国内的主要有霍力岩、夏惠贤和林崇德等。他们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之间建立起一座座桥梁,对于学科建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英语口语课的实践
在语言课程中,言语—语言智力是最核心的。它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人能顺利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表现在英语口语课上,就是学生掌握相当的英语知识并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用英语流利、得体地进行口头表达。笔者曾尝试把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每一项活动都注意从学生的多种智力角度来展示学生的才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同学为浙江万里学院经济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在高考成绩、男女生比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对实验班进行“用多元智力而教,加强言语—语言智力优势”的教学策略,对比班仍实行传统教学方法。实验为期10周,第一周对学生的智力类型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问卷为Surfaquarium咨询公司编制。从数据分析来看,在言语—语言智力领域占优势的学生数最多,紧跟其后的是音乐—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和身体—运动智力。接下来的8周,笔者根据王守仁、何宁主编的《新编英语口语教程》安排的话题开展了8项主题活动,而同时在对比班进行传统教学。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口语课的启示
口语课,顾名思义,言语—语言智力是学生在口语课的表现核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终依据。但是,过分地强调言语—语言智力因素在口语课的作用,不利于口语课中各种活动的开展,难以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认为学生都拥有(或应该拥有)相同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而应确保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口语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其智力潜能,指导学生寻求与自身智力相符合的教学机会,最终实现各种智力领域协调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准确掌握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情况
了解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有几种途径:问卷调查;观察学生进行轶事记录;建立档案袋;访谈等。问卷调查最快速。但为了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偏差,进一步调查十分必要。学生的智力类型会在日常生活中更直接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尽力观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尤其是记录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成就往往是学生的优势智力之所在。同时,也要记录学生的“不当行为”,学生的智力强项经常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比如爱做小动作的学生通常身体—运动智力比较强,爱插嘴、抢话题的学生往往言语—语言智力比较突出。
2.合理设计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为中心,不能喧宾夺主。在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应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能表现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和言语—语言智力领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同一个主题活动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块。
3.在口语课堂上展示学生多方位智力领域
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真实情境,让学生有充分展现其多种智力的机会。每一活动可根据学生的智力特征分为几个层面,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部分。比如组织圣诞晚会,在言语—语言智力领域,可以表现为描述有关圣诞节、圣诞老人等相关知识的小故事等;在音乐—节奏智力领域,可展示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的才能;在视觉—空间智力领域,可让学生制作各种圣诞贺卡、布置晚会场景等;在身体—运动智力领域,可请学生表演舞蹈等节目;在逻辑—数理领域,可设计出几种数理性的、推理性的小游戏,以活跃晚会气氛;在人际交往智力领域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办好一台晚会并且在晚会中分享喜悦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在自我内省智力领域,可要求学生在晚会结束后总结组织情况……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能展示自己特长的小活动,积极参与。
4.充分注意并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
每一个体都有其相对而言的优势智力领域,但同时,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也只有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有的学生在言语—语言智力领域上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现不甚理想,如果在口语课中教师让学生表现的仅仅是言语—语言智力,这样的学生就会感觉自己表现很差,没有面子,最后导致他们的自尊心受损,对口语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在口语课中引入展示学生各种智力领域的活动,比如绘画才能、音乐天赋、体育技能等,重视并欣赏他们的长处,加以称赞和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逐步增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5.帮助学生实现优势智力领域的迁移
笔者曾经在《学前教育》2000年第7、8期中读到过一篇题为《多元智力与幼儿教学》的文章,文中谈到的智力迁移的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有一个叫泰迪的小男孩,性格内向但独立性较强,刚转入该作者的班级时,沉默寡言,只喜欢搭积木,这是个优势智力领域表现突出而其他各智力领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孩子。作者通过一步步引导泰迪,非常有耐心地允许泰迪做他喜欢的事情,把其他小朋友带到积木区和泰迪一起玩,并随机开展画画等活动。在三个半月后,总算第一次把泰迪带领到别的活动区域。慢慢地,泰迪就成了一个比较开朗、各种智力领域发展比较平衡的孩子。而且,由于他的空间—视觉智力特别出色,还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崇拜。这个例子给教育观念的改革带来极大的启发。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扬长避短”,而更在于“扬长补短”。如果学生在言语—语言智力领域的表现不好,如同泰迪的老师所做的,我们同样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设计各类包含各种智力领域的活动,实现其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向弱势智力领域的成功迁移,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学生能够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经验体系。
6.建立相应的多元化评价标准
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教师是主体,掌控一切。而现在,学生和教师一起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而且,在引入了多元智力概念的口语课中,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立体,这迫切需要引入相应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展现多元智力领域的时候,期待得到全方位的评价,得到更大进步。比如在表演体操的时候,除了对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进行点评之外,还应该对他们的身体—运动智力进行评价;如果有音乐的话,还该对他们的音乐—节奏智力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商量调整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相关智力领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下一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口语课中,教师应着重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领域,利用其他多元化的智力领域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设计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的特征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他们的口语中去。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学生在送给我的卡片中写到:“您的出现让我们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在新的一年中,希望您继续带领我们寻觅英语的异域情调。”希望与所有的口语教师共勉。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