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浅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作者:刘 洋
一、确立素质培养意识
这既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世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一种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整体的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优劣既决定着个人的能力、文明程度,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素质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受先天素质制约,然而素质的不足或缺陷更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获得改善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担当这一重任。当代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目前我国学生素质的总体状况呈上升趋势,并处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当中,但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缺陷。如社会责任感淡漠、理想信念迷失、社会公德意识下降、心理浮躁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调呆板的思维定势,真正树立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新观念。相应的,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以推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素质培养和训练。
二、强化现代意识
所谓现代意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当代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及装备设施、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现代化。
我国正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只有不断深化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才能达到这种目标。这不仅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现代化、科学化的迫切要求,又为其通向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手段。因此,首先要进一步确立开放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应该是封闭的,它应该向其他学科开放,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吸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种现代管理知识。其次,要转变观念,增加投入,确立跨世纪人才教育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效能。目前,学校要进一步建设好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并有效综合地运用电视、广播、录音、录相、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来积极营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教育感化力量,提高教育效应。再次,要努力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正规化。如建立起合理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全面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四是努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的现代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与此同时,要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如系统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公平观念、时间观念、开发观念等,有了新的思维观念及其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创造出新的途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有充分的社会和技术资源。如当前讨论比较热烈的互联网问题,这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可以为我们现代意识的培养提供无尽的技术支持和社会资源,以各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并同时使学校的管理与运行日益趋向现代化和信息化。至于实践中的具体步骤与方法我们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形成前瞻心态
这里前瞻意识内涵有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对未来”,善于思考,展望未来,能用对未来社会,未来文化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而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为适应未来而学习、探索、锻炼成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把握成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其二是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在问题出现之后能有理有节地处理它,解决它。而且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情绪以及客观外界的某些因素等,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学生阶段性的思想动态及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处于被动应付、消极防守的滞后状态,缺乏积极探索、主动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工作预案的超前姿态。这与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不符合的。现阶段学生的前瞻意识的基本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其发展的方向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活力与动力,但由于环境不同,历史条件不同,这些活力与动力的趋向却是不同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同时,学生由于置身于不同的现实环境中,同一环境中的学生的思想状态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使其发展的方向呈现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无疑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活动把现代的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用现代意识来武装学生们的头脑,提前考虑学生能或会考虑的问题,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中。
四、扩大开放视野
它是指在世界走向国际化、信息爆炸、知识激增,当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之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引导学生开阔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要教育学生以强我中华,迎接挑战为立足点,培养对新事物、新信息、新科技的敏锐感受。树立起开放、更新、发展的知识观,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汲取世界各种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精华,为走向世界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在开放中学习视做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机遇。即使身在教室,却能与时代、与世界同步,担当起未来建设祖国、使祖国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重任。其次,要教育学生在摒弃以往盲目目标、自我封闭思想,面向世界之时,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崇洋。而要在面向世界的同时,确立民族自尊自强意识,认识向其他民族开放、合作、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使祖国的内在机制不断增添活力,不断朝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强盛发展,唯有树立各种全面的开放观,才能既不盲目自满,固步自封,又能以中国人最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五、增强人本意识
当今时代,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再认识,还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吸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无不与人直接相关,强调人本意识,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注意以学生为核心,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更加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意识必须把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培养统一起来;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体愿望与客体接受心理之间存在着矛盾。强调进一步加强人本意识,关键就是要把客体的全面发展和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加强主旋律教育的基础上拓展教育内容,在更有利于客体接收的基础上更新载体及其方式或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更为明显的效果。同时,进一步协调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人本意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它的指导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呈平衡的上升趋势,我们不可以忽视它的存在。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以人本为指导的,从人自身出发,以人为本。学校生活以人为中心,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许多的教训,这对于我们的实践都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