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新课标下学生语感训练摭谈

作者:黄 健




  所谓语感,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改的第二次浪潮》中也说到:“语感是人对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直觉地感受、把握、领悟的能力。”可见,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一种对语言的真切体验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那么,怎样进行语感训练呢?
  
  一、诵读涵泳,积累语感
  
  诵读涵泳,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涵泳,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以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咏的方法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可见,吟咏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心,人们在一读一听中,便可直接迅速地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正如叶圣陶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诵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说:“寒假在家,取出书试读、再读,在梦中背书。开始时起来大声背书,一口气即是5页。”朱光潜谈到读书时也说:“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两位名家的话都说明了诵读涵泳对语感训练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在诵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首先,要精选诵读的语感材料。新教材中大多是语言规范、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感训练的典范材料:古代诗歌名作、现代散文名篇,还有时尚美文,都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诵读的语感材料。语文新课标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帮助或引导学生精选,供学生诵读,训练学生的语感。再次,要鼓励放声诵读。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放声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使学习者在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形成语感。其次,要指导诵读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轻重,语气的缓急,语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句式的变化中读出文章的气势、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文章的韵味。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涵泳。一个字词的选用,一个句式的琢磨,一种辞格的推敲,一个语段的品味,通过诵读,首先引起了学生言语听觉或视觉的感知,然而这样的语感是肤浅的,只有用心去涵泳,去感受,去体验,才能形成较好的语感。所以,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字、词、句、修辞等方面去感受文句的优美,体味语句的内涵,领悟文章的旨趣。这样,学生才会效仿其声调,玩索其语气,寻绎其意味,读而有味,读而有乐,久而久之,诵读的内容多了,涵泳的层次高了,语言的积累就越来越多,语言的体验就越来越深,语感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二、揣摩品味,升华语感
  
  如果说对语言的诵读涵泳,有利于语感训练的话,这还是浅层次的,而对语言的揣摩品味则是深层次的,是对语感的升华。因为,诵读涵泳,仅仅是对词义、句义、文义的涵泳体味,对语言的量的积累,还是对语言信号浅层的、感性的认知和理解,单有这种认知和理解,即使有时对语言的感悟和反馈也能表现得敏锐,但由于缺乏对于语言信号的深入揣摩品味过程,往往容易流于浅薄和浮泛,缺乏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刻性,难以形成较好的语感。因此,要培养深层次的理性的语感能力,还必须对语言进行揣摩品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摒弃脱离语言文字,进行肢体解剖式的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练习的方法,然后要从语感训练材料本身出发,运用新课程所强调的质疑、比较、探究、体验等方法,仔细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挖掘语言信号的隐含意义和文章的内在意蕴,寻觅语言信号的意外之意,弦外之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者必须把握住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够辨出真滋味来——也就是接近作者的旨趣的希望。”
  所以,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一定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认真揣摩、细细品味,从中感知语言的形象,体会语言的情味,领悟语言的旨趣。首先,要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叶圣陶先生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指出这两句诗中的关键词是“直”和“圆”。他分析说,“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世界啊!”抓住了对这两个字的品味,“旷远,荒凉,静寂”的大漠宛然就在我们的面前。这里并没有作任何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人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妙用,认真揣摩之后才能感悟到孔乙己那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春天景象的变化,又写出了诗人对春的喜爱之情。通过揣摩,既感知了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又体会了诗歌所蕴藉其中的情味。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去揣摩品味,就能使学生感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切体味语境、品味语言。如对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教师可以先作有表情的朗读,再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述的情景,如同自己亲眼看到父亲“攀”、“缩”、“倾”的动作“显出努力”的样子,体味父亲爬月台的艰难,想象父亲在爬月台时的感受,学生就会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爱。这样,置身于语境之中去体验,敏锐的语感就产生了。又如对朱自清的《春》中“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去揣摩品味,就会感悟到,作者寥寥数语,把春雨的形象描绘得何等鲜活!“牛毛”,从数量和质地上写出了春雨之稠、柔;“花针”,从情韵和观感上写出了春雨的之亮、美;“细丝”从长度和形态上写出了春雨之细、绵;“笼着一层薄烟”,更写出了春雨的轻盈飘渺,使春雨平添空朦迷幻的意境。此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填补文章空白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多说多写,强化语感
  
  说话的过程,是强化语感训练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说话形式,诸如课前演讲、竞选演说、读书报告会、辩论赛、现场抢答赛,甚至可以开展模拟法庭等,引导学生把话讲得清晰明白,用语准确无误,这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感;引导学生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讲话要得体,用词要有分寸,这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分寸感;让学生叙述时注意句与句的衔接与过渡,注意语气的贯通与变化,说话要有一种流畅、通达的气势,这是训练学生语言的流畅感;让学生学会说话语调的抑扬顿挫,富有节奏,这是训练学生语言的节奏感;让学生富有激情,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训练学生语言的情味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他还说:“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加之平时的语感积淀,就有了创作的欲望和冲动,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过程,就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强化训练语感的过程。当然,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默写自己所阅读的优秀和经典的片断,可以重新体会语感;仿写所阅读的语言材料,可以再生新的语言;随笔,可以从生活体验中反思生成新的语感;而创意写作,可以检验学生形成语感的程度。
  总之,语感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依靠长期的诵读涵泳、揣摩品味、多说多写,不断地接触和积累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