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刘 彬




  一、阅读理解的实质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因而,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没有阅读理解,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应用。阅读就是学生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带着对世界朴素的解读,与作者交流,倾听与理解他所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受、思考与解读,从而最终理解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与独特思考。阅读既是为了获得语言、文字、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观察、思考、想象等各种能力,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阅读理解的实质是什么,理解的过程怎样进行,关于这一问题,目前有三种观点:①“自下而上”的被动解码过程。认为阅读是一系列的信息处理过程,是由感知低级的小单位笔画、单字发展到处理高级的词组、句子、篇章的过程;②“自上而下”的主动“猜测—证实”的过程。认为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吸收的少量知识或线索“预期”以后的内容,在实际阅读中证实、拒绝或进一步提炼这种预期,强调读者认知和言语能力的作用;③“相互作用”型。认为阅读不仅仅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是两者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已有知识背景的运用和处理过程。笔者坚持第三种观点,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又要注意给学生扩充背景知识,使学生准确有效地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已有信息结构去获取新的信息,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作用。
  
  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
  
  1.扩大阅读范围
  生活处处皆语文。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之外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有目的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认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课堂,既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又要注目于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通过课外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突破教材的局限,促进课内的提高。中外文学名著,以其绚丽的艺术技巧,表现出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仅反映了某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本质,而且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观点,渗透着作者的生活态度和理想,每本书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名著,培养学生读书的嗜好,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使学生终生受益。
  
  2.充实背景知识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展示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背景知识是学生习得新知识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风土人情、轶闻趣事、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促进阅读程序性知识形成。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必然会阻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读一些反映历史的材料,详细地介绍时代背景,以拓宽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深入准确地阅读理解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大量的研究实例表明,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即使了解了上下文的语言结构,如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便无法理解语篇。
  
  3.锻炼整体认知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一条条孤立知识的集合,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着手,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一个整体印象。“初步综合”时,要求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深入分析”时,要求理解各段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方式;“进一步综合”时,要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脉络和结构,摄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为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阅读教学还应注意四个方面:(1)重视文题教学,把文题作为整体教学的突破口,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驾御全局的能力;(3)注意文章的思路教学,重视训练,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思考课文,逐步提高概括能力;(4)扩大学生阅读的“感知单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大胆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疑”字入手,在教学中设置疑难,引导和鼓励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勇于向自己提问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力避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的伪创新,合理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情境性,抓住关键,揭示主题,分析矛盾,引起思考,促进迁移;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习惯和能力。朱熹说:“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明代陈献章也认为“疑者,觉醒之机也”。学习的过程就是知疑——质疑——解疑的过程。阅读时,要敢于提出疑问,要敢于向权威质疑,因为名人名作也未必都是完美无缺的。《难老泉》是吴伯箫的名作,然而所记晋祠在太原市西四十里就不准确(现在中学课本已改为五十里);《风景谈》是茅盾先生的大作,也有不止一处的语病。另外,还要善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寻根究底,从文字到内容质疑:“阴”和“荫”有何不同?“国事”与“国是”是否一样?要多质疑,人的思维会在发现疑问的阅读过程中锤炼得更精细、更深刻。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中应放手让学生质疑,这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当众提出自己的疑问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而这种勇敢精神正是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上抓住契机有意识地培养,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的疑问,找出其闪光点,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尊严和价值,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的学习精神。
  
  5.主动预测推想
  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推想、预测,从而融会贯通。主动预测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别人未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从而获得具有突破性的发现。国外教育家非常重视对学生预测能力的培养。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1)从课题预测课文内容;(2)从前文推测后文;(3)从后文理解前文,预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预测能力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级学校都应加强学生预测能力的培养。“不唯书,不囿于成见,方能创造。”主动预测,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某一学科想到别的学科——这样就能使思维从闭塞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拓展思维的广度。
  
  6.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以下13种阅读方法:(1)认字解词;(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3)概括中心思想;(4)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5)分析、评价文章结构;(6)分析文章的语言;(7)根据一定的目标寻求、选择必要的材料;(8)利用字、词典等工具书;(9)利用书目索引查找图书资料;(10)运用目录、序、跋了解书刊内容;(1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索网络信息;(12)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择并熟练地运用合适的阅读方式;(13)边阅读、边思考、边记札记。目前国外主要有两种自学体系:一是弗兰西斯创立的SQ3R法:①纵览,②提问,③通读,④背诵,⑤复习。其主要特征就在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化的加工;另一种方法是由美国的托马斯·斯特顿提出的PQRST法:①预读,②提问,③通读,④陈述,⑤测试。上述两种体系,对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要学生成为文学的爱好者,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阅读的精彩,品味阅读的愉悦,他们才会自主地去看、自觉地去学,那么他们的知识视野才会变得开阔,他们的道德情操才会得到陶冶,他们的人生境界才会得到提升。叶圣陶先生说:“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个体养成阅读的习惯,读到兴味处时,还可像钱钟书老先生读《西游记》一样“自扮悟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文中主人公同笑、同乐、同悲……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文章内容。这种冲破课堂的藩篱,突出课本重围的阅读,既可让学生个体摒弃无聊,远离空虚,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又可让学生在视野的不断开阔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欣赏的品味,培养阅读的兴趣。
  总之,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学过的字词和读写技能,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广大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不但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在享受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