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汉英节奏与翻译

作者:王维萍




  一、引言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句子节奏或韵律教学的重要性,往往强调的是正音,至多再进行少许语调模式教学。故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无论是普通教育学习者还是远程教育学习者,他们由于对语言特别是英语语言的节奏或韵律表现手法不甚了解,口头说出来的英语常常没有使重读音节等时距的出现,笔头译出来的英语更是没有做到尽量体现汉语的平衡对称和音韵和谐的特点,没有合理安排如音量、音节和重音等要素,组织成节奏和谐的英语句子。为此,本文从汉英比较入手,着重就节奏或韵律的表现手法及其翻译问题作一番论述和比较。
  
  二、汉英节奏的区别
  
  在语句节奏表现手法方面,汉语和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别。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而英语则是以重音计时的(stresstimed)。
  汉、英两种语言节奏或韵律的特点,不但反映在诗歌里,也反映在各自的散文和口语中。比方,在汉语的口语中,除了一些轻声语助词念得较快较含糊外,一般每个音节(字)都念得清清楚楚。当然音节也有轻重之分,但没有像英语那样明显,而每个音节所占的时间都大致相等。故用字较多的一句话,所占的时间就比较长,用字较少的一句话,所花的时间就比较短。例如下面两句话:
  1.我的一个英国朋友很爱中国文化。
  2.他每天都要来。
  第一句话用了十四个字,第二句话用了六个字。显然,说第一句话所用的时间就比说第二句话长得多。
  但在英语中,情况就大不一样。英语的每一个语句虽然是重音和轻音交错出现,但仍以重读音节为基础、为主体。重读音节总是声调较高,响度较大,念得一清二楚,所以时间较长,而轻读音节则声调较低,响度较小,念得比较快而含糊,所以时间较短。在很自然的谈话中,一个人如果不是受了某些因素的影响(如因犹豫而减慢速度),那么他的每一句话中重音与重音之间总是保持大致相等的时间距离,所以重音之间的轻读音节愈多,就要念得愈快愈含糊。例如下面两句话:
  1.The ′boy is ′interested in en′larging his vo′cabulary.
  2.′Great ′progress is ′made ′daily.
  第一句话有十六个音节,而第二句话只有七个音节,但因为两句话同样地只有四个重音,所以说第一句话所用的时间跟说第二句话所用的时间大致相等。在第一句话中,重读音节之间的轻读音节数目不等,有的一个,有的三个,有的四个。为了保持四个重音之间大致相等的时距,第三、四个重读音节后面的轻读音节就要比第一个重读音节前后的轻读音节快得多,而第二个重读音节后面的轻读音节又要比第三、四个重读音节后面的轻读音节更快些。在第二句话中,第一、二两个重读音节连续出现,第三、四两个重读音节也是连续出现,每个重读音节都要念得较慢较突出,所以听起来,第二句话跟第一句话一样长。
  我国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按音节定时为节奏的干扰,对英语按重音定时为节奏的这一特点较难掌握。他们只习惯对每个音节、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而不习惯把好几个轻读音节压缩在一起,快速而含糊地念出来,因而说起话来就不大像英语。
  
  三、节奏的调整与翻译
  
  1.笔译
  由于英语词汇是多音节的,英语句子的节奏感是由音量、音节、重音等几个因素构成的。英语句子的节奏一般是通过轻重音的对比,音节的长短交错和音量的多少巧为安排来实现的。对于汉语句子而言,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的同时,很讲究句子的开合有度,张弛有序,使长短句段搭配,句式整齐,抑扬顿挫。这是汉语造句的节奏要求。在汉译英时,应尽量体现汉语的平衡对称和韵律和谐的特点,合理安排如音量、音节和重音等要素,组织成节奏和谐的英语句子,这就需要对汉英节奏进行调整。
  (1)音韵的调整
  英语句子在声韵上最常运用的修饰手段主要是头韵和准押韵,可起到声调铿锵有力和增强语势的作用。这些节奏和声韵效果在汉译时往往可通过选用恰当的平行结构尤其是四字短语表现出来。例如:
  He is a complicated man-moody, mercurical, with a melancholy streak.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喜怒无常,反复多变,忧郁寡欢。”
  (2)音节的调整
  汉语因为存在双音节和四音节的节奏倾向,因而经常出于调整节奏的需要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添加或缩略一些并不增加多少意义或完全不增加意义的词语或语素,使之符合双音节或四音节的节奏倾向。类似情况下,英语并无必要对原有词进行这样的“扩充”或“缩略”。
  ①词语的扩充。汉语的单音节在句中的活动不够自由,使得不少单音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或修饰其他词语的时候常宜甚至必须扩展成双音(或多音)词语。在这方面,以单音形容词的使用尤为典型。汉语单音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可以充当句子谓语,还可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等。但在这样使用时,常得先扩展成双音(或多音)词语。
  ②词语的缩略。与词语扩充的情况相反,汉语有时为了调整节奏的需要,也有把原有词语加以缩略的情况。这里主要讨论的只是套叠式复合词的构成。
  所谓套叠式复合词指的是组成复合词的两部分,因为前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音节与后一部分的第一个音节相同而省略其中之一后形成的复合词,如把超过两个音节的词语所略为双音节,如外国语——外语等。
  英语中这类复合词不仅远为少见,而且在音节数目上也无一定之规。在一般情况下,汉语套叠式复合词如用英语来表达,汉语中缩略的部分通常得表达出来。比如:
  长途车站:long-distance bus station
  线装书库:stack room for thread-bound Chinese books
  (3)结构的调整
  由于汉语语言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语言本身的特点,比如说单音词后来发展成双音词,双音词和叠韵词在诗歌和骈体文、韵文中的运用,堆叠词组成句的特有句型,因声气韵所形成的语义场也是汉语特有的信息表达方式。
  
  2.口译
  在进行口译时,完全照本宣科的同传,翻译基本上可以做到同步,即演讲一结束,传译也几乎同时完成。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把握两种语言转换的速度节奏。以汉译英为例,英语的音节通常比汉语稍多一点。若读一段中文文稿要30秒,用相似的节奏读该中文的英译稿,一般要35秒以上,因此,演讲读中文稿,传译英文稿时,速度需稍加快一点。否则发言完毕,传译仍差一大截;反过来,英译汉则稍微慢一点。
  这就要掌握英语的节奏规律,特别要学会把重读音节中间夹带的非重读音节读好。这一点是我们中国学习者最难做到的。他们由于只习惯汉语对每个音节、每个词都清清楚楚地念,而不习惯英语把好几个非重读音节压缩在一起,快速而含糊地念出来,他们常常会为了做到“快速而含糊地念”而出现吞音现象。比如:吞掉音节,work(er),technolog(y),energ(y);吞掉整个字,By the end of 1996,Guangdong had 110,000 hotel rooms for visitors (from) abroad。上面括号里的“音”或“字”表示被吞掉的部分。
  吞音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练习语音时要努力改掉这个毛病。但同时又不能把每个词每个音节都读得很清楚。如“a"、“the”、“of”、“for”、“and”这样一些虚词,除非要强调它的意义,不然,大多是“弱”化了。这些词一般都轻读。例如: We must work for the people,for we are from the people.句子中除了from 因强调需重读外,其他的虚词如for、the就应该轻读。
  总之,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系统中的差异,有些独特的节奏及音韵现象是无法体现的,这在翻译中是无法避免的损失。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顾及原文表层的特点,将句子节奏与音韵和句式平衡特色传译过去,尽量将翻译过程的损失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