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化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张 浩




  一、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一方面,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课程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来决定,使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不够明显,造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条件较差,设备陈旧,部分学校对实验条件投入少,压缩实验课时。
  
  2.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长期的化学教学中不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只能靠静听、背诵。教师照本宣科,加上知识面肤浅,不能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形成厌学之风。此种教学之弊端根源在于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没有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应有的条件。
  
  3.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缺乏整理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再则,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方法,也有待提高和改进,这方面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二、对改进化学教学的思考
  
  1.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递,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是主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当成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弊病,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化学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但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则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计算机模拟将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通过重放、慢放、定格等操作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认知障碍就极易攻破。
  (2)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化学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如果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一知半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既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点又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需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理解这部分内容,如果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只会造成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一知半解,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模型、观看幻灯片、教学影片等,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的印象是极深刻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目标教学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教学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对学习化学感兴趣的效果。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
  在目前的化学教育中,在教材中突出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而随着实验环节的加强,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也很高。针对这一特点,原有的仪器设备需不断更新,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现行的实验标准和高科技手段相匹配,这就需要购置新的仪器和药品来装备实验室。在实验的安排上,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需求开设实验,在实验管理上,要落实一套实验员主管、任课教师分管的责任制。所谓实验员主管,就是实验员对所管辖的实验室在学期初接到任课教师的计划后,按计划的要求在实验前配置完备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并有所记录;在学生实验后清点药品,并检查仪器破损和药品使用情况。任课教师分管,是指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实验班级安排实验预习,进行实验分组,对实验记录认真负责,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教师必须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知识为载体,构建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促进者。这样,师生才能在交流中实现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新知的发展。只有注重学生的能动性,才能实施成功的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寻找并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顺着学生探索思路,恰如其分地促动,因势利导地调控,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入理解。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范围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知识延伸到能力,使学生用已有知识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能动地解决课堂之外、生活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认知的飞跃和升华。
  
  4.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用单一的笔试方式作为教学的唯一评价方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教学评价应该走向多角度和多维度全面客观地评价。
  (1)观察了解
  平时上课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是不是全神贯注,课上是不是积极发问和答问,课后访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学习有没有兴趣,课后喜不喜欢阅读化学读物,并认真作好记录。利用观察了解的记录,可以从中探索到具有重要价值的学生学习化学的心向,一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化学成绩有重要的影响。
  (2)灵活提问
  每天上新课之前进行方式灵活多样的口头提问,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3)考核方式和目的要明确
  进行单元测验和学期考试,命题时要着重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考学生对书本的死记硬背。经过形式多样的考核,不仅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知识的灵活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自己找出不足之处,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有裨益。考核学生化学成绩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及时自我调整学习进程。通过考试成绩同样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完成得情况,学生学习中有哪些缺漏和薄弱环节等。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二者之间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授课不能只满足于合乎科学性和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赋予化学知识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和生动的形象,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少华.化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 毕华林.化学教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