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浅论校长的职能与学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瑞荣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就该有一群好教师。要追求学校的理想,实现理想的学校教育,校长就应该为教师的发展而投资。关心教师的成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使教师为发展学生而全身心地发展自己。
  
  一,以身作则,激活情感,让教师亮起来
  
  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校长更应该是“教师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教师灵魂的关键人。校长是一校之魂,应该魂系学校,魂系教师,魂系学生,同时,校长应该致力于引导教师的“魂”。“魂”,即教师的精神和思想,正是这个“魂”,学校才显示出生命的蓬勃生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校长是“镜子”的“镜子”;教师是校长的“影子”,学生是“影子”的“影子”。校长应率先成为事业发展的奉献者,为师师表,才能牵引教师为人师表,耕耘事业,奉献教育,以自己的身教去感召每一位学生,影响每一个孩子。
  教师既是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自然人。他也会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与诱感。如何引导教师抵制诱惑,洁身自好;以德为首,忠诚事业;关爱学生,开拓进取;致力把事业做“强”,把教师做“亮”,把学生做“优”;塑造教师崭新形象,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赢得学校教育的最大效益,是校长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事。科学的管理,有情的引导,潜心的挖掘,适时的激励,是强师德、铸师魂、立师范、传承教师精神、拓展教师道德,引领教师奉献教育事业,享受成功教育的必然举措。
  爱是神圣的,只有爱,一个人才能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今天的教师应该把教育当事业来做,乐于奉献;把教育当科学来搞,务实求真;把教育当艺术来演,开拓创新,这才是真正的教师之德。以德为首,崇尚校长之德,校长才能带领教师把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爱,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园一样去呵护,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德能服人,德能养人,在当今这个时代,教师之德至关重要,发展教师之德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本。
  
  二、深入前沿,激活课堂,让教师优起来
  
  校长也是教师,且是影响教师的教师。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长应先当好一名教师,热爱课堂,深入课堂,优化课堂,去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驾驭教学,指挥教学。校长肩负着实践与指挥的双重使命,更应该成为一个教育的“大家”,应从学校实际出发,知形势、识危机、练内功、学新技、换角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开拓;应审视过去,面对现在,面向未来,勇敢超越原有属于自己的“宝贵”经验,站在教改前沿,以自身学科为载体,纵观全学科,审视大教育,成为学科教改带头人、领头雁;应开放自己的课堂,把教师引进自己的课堂,提供研究现场,让教师解剖教学过程,研究教学,共同探讨成功的课堂教学走向,力争给教师以示范,激活教师创新的冲动;要善于深入教师的课堂,研究教师的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本着调查、学习、研究、指导的平常心,去了解学校教学改革动态,去发掘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指导帮助需要“补养”的教师,使教师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应激励教师为事业、为学校、为自己,理直气壮去“争名夺利”,放开手脚去争当“名师”。作为校长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成长搭好“脚手架”,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从而推进教育教学,发展学生。
  
  三、开拓进取,激活教研,让教师强起来
  
  教育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才能优质高效,立于不败之地。以教科研为先导,向教科研要质量,靠教科研求发展,是学校、校长立教之本。当代校长,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只注重让教师搞科研,自己只当“击鼓手”,这样既不能有效地把握教育走向,也失去应有的指挥力、鼓动力。校长工作千头万绪,然而寻找课题,切入课题,研究课题,探索教育走向,寻求成功教育的理论及依据,是校长治校、兴校必不可少的工作。要使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复合型教师,校长就必须当起先锋,树立表率。但光有校长的切入是不够的,其根本的意义在于激活教师科研冲动。为此,校长应该给自己定好位,设好标,成为撰稿、投稿、刊稿的强者,以牵引手下,牵动下属,带动教师。让教师勤勉笔耕,成为教科研的能手和强将,创新教育和教学的名家和大师。
  因此,校长首先要意识到教科研的渐进性、积淀性和教师成长的必要性;其次要关注教育科研的扎实性;再次要在事实上支持和鼓励教育科研;最后校长必须亲自参与教育科研,以带动教师。
  作为校长,还要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提高实施教育科研的能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的审视和创新能力,率先勤奋学习。学习政策法规、管理思想、教育理论、现代技术。其次,要舍得在教师学习上投资,组织和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精心打造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教育特色战略、教育品牌战略,使学校抢占教育制高点,形成学校教育文化,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协调关系,激活潜能,让教师精起来
  
  当校长要掌握管理专业的知识,更要有治校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处理技能。学校也是社会,而且是一个智慧工作的社会。校长要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抓住学校的主要矛盾,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所学校是一个小的社会,大大小小的事千头万绪。正确判断事态,科学实施决策,是校长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晰、胸怀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校长帮助教师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导活动的目的和达到目标的途径。校长只有站在教师的面前,用自己的行为带领教师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指挥作用。在许多人协调工作的群体活动中,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但因各人的才能、理解能力、工作态度、进取精神、性格、作用、地位等不同,加上外部因素的干扰,教师之间在思想上发生分歧,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需要校长来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把大家团结起来,显现个体实力,凸现整体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另外,对当今这个既管钱又管教的校长来说,除了同教师协调关系,还涉及同家长、社会各界、地方政府等各种关系的协调,使之形成办好学校的合力,使学校能顺畅地发展。校长应善于审视自己的工作,对做过的工作能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分析兄弟学校的办学理念,从中汲取有用的东西。对新鲜事物要敏感,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略。校长应注重民主氛围的营造,弘扬合作精神。合作有与领导班子的合作,有与教师的合作,有与学生的合作,有与家长的合作,有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有与兄弟学校的合作,有与上级政府的合作,有与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合作等,只有充分发挥各人、各部门的力量,才能形成学校发展的聚合力,应该说,社会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协调及人文关怀是校长必修之课程。
  就协调关系来说,对待班子成员,在任何场合下,都要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以增进理解,达成共识,从而增强凝聚力;对待教师要坦诚、平等相处,宽以待人,以消除隔阂,增强亲和力;对待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他们所想、所需,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信息;对待学生家长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工作,宣传教师辛勤的劳动,以期得到家长的认同和合作。
  
  五、构建机制,激活动机,让教师活起来
  
  校长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极为丰富。要有效地实施“无情的规章,有情的管理,绝情的考核”,激活教师创新工作的热情,得有科学的领导方略。人们常说,有饥饿感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的人一定进步快。作为教师,不会有完美的教师,但可以是优秀的教师,能干的教师,出色的教师。校长要潜心开发教师的心智,使每一个人都能用望远镜向前看,看一看今后自己该做些什么;能用放大镜看一看同事们干了些什么,哪些方面值得自己汲取;再用显微镜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潜能没有被开发。使教师懂得,机遇和挑战并存,愚者错过机遇,庸者等待机遇,强者抓住机遇,智者创造机遇。从而激起捕捉机遇的动机,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积极生活,健康心态,享受教育。将工作、学习和生活视为教育生命的整体,而不是单纯的职业,如此将能感受到精彩的人生,昂首阔步迈向教育新境界。
  总之,校长要首先跳出校长看校长,要科学地组织管理工作,合理地分层授权,把工作分给副手、助手、下属去做,以摆脱繁琐事务的纠缠,腾出时间来做真正应该由自己做的事。即:去构建学校发展宏图,去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去探索教学创新思路,去做自己的研究学问,去创造办学的特色,去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去规划学校的文化,充分体现“都管、都不管”这一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