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刍议

作者:胡忠青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杂志、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在进入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进入了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
  
  一、对未成年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大众媒介使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失范。大众媒介缺乏积极有效的“把关人”,这不仅削弱了对色情、暴力、犯罪等不良信息的过滤能力,而且“把关人”的主观介入使传播内容、传媒方式、传媒时间等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而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将使个体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众媒介和信息技术强势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向其他国家进行资本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渗透和输出。
  2.大众媒介使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单一化。大众媒介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技术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但是这种优越的技术效应营造了一种标准化、类型化的认知模式,它容易使个体形成肤浅化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审美趣味,消解个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直接导致教育对象思维的机械化和主体性的丧失。
  3.大众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社会交往产生冲击。大众媒介通过替代物或符号把面对面的传统人际传播转变为人与媒体的交流,这种脱离主体而存在的交流模式导致社会交往的“二律背反定律”:在拉近个体之间距离之时使个体被中介隔离,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在场有效性”,即无法传递表情、动作和姿势等蕴涵的丰富情感,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冷漠,甚至造成情感和心理错位。
  4.大众媒介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容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但大众媒介的非中心化和交互性增加了控制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难度。一方面,大众媒介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了平等享有信息资源的权利,这使他们在文化素质和观念上的差距逐渐缩小,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素质优势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而言,暴力和死亡等成人化内容的公开使成人和儿童趋于“同质化”,导致成人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权威性失灵。另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多维传播渠道使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客体”固定关系弱化,而且降低了反馈信息的真实性,使教育者不易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和效果。[1]
  
  二、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许多英国学者认为文化一旦经过商业媒体传播,就会变质,滋长了低俗文化以及娱乐活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同媒体“作战”,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一书中首先提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之后,媒介素养教育先后在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目前,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挪威、瑞典、瑞士等国都已将这一内容正式纳入到正规的教育课程。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则在高校内开展了系统、长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大众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介绍媒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用途,使人了解媒介再现现实、重构现实的本领,认清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剖析媒介信息的制作过程,探讨信息传播中的技巧和语言运用,使人们认识到媒介的操控能力;分析影响和制约媒介生存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让受众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多重意义;倡导人们对媒介讯息进行有选择地接触和有目的地利用;培养人们通过大众媒介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而对我国的未成年人群体来说,则应该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特点,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培养他们认识和利用媒介的能力。具体来讲,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让未成年人一是要了解基础的媒体知识;二是引导他们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辨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三是使他们掌握运用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要让他们了解媒体信息对自己的意义,学会选择媒体,利用媒体发展自己。[2]
  
  三、对未成年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但遗憾的是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群体所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显得极为落后和滞后。具体表现在:现有的未成年人教育课程中几乎没有媒体素质教育内容。迄今为止,只有为数极少的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也没有一本针对未成年人公开出版的媒介素养教材。我国的新闻教育多年来一直局限于培养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教育,即使在中小学开设的新闻类课程也单纯着眼于新闻采编技能的培训,目的是为媒体培养未来的后备军,而非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各级政府部门对媒体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效措施。不仅现有教育经费中缺少对媒体素质教育的基本投入,而且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甚至根本没有将其列入基本议程。针对这种现状,探讨对未成年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于我国媒介与国外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学校、社会、家庭应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方法。
  首先,应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全社会应把针对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为一项“育人工程”来抓。应建立由宣传、教育、共青团、关工委等各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布置、协调此项工作。工作人员在全面摸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未成年人的各个阶段、年龄层实际做好各项细节工作,如建立完善、科学的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督促和管理体制、编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建设媒介素养教育校内校外基地、制定操作性强的考评、操作办法等。还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基金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政策保障。
  第二,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各类学校的课堂。课堂是未成年人接受知识最密集、最集中的地方,各类学校应该在学生中普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应针对各个阶段、年龄层的学生统一或自编媒介素养教育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系统讲授。同时,还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学人才,如培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师,使他们教授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具备媒介知识,或引进新闻和传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执教;一方面可以定期聘请媒介从业人员针对学生实际开展生动活泼的讲座、讨论、学术报告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系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
  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基础。学校应以原有的素质教育为依托,在课外活动、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利用校内以面向学生为主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介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不仅让学生们广泛接触到媒介知识,还让他们广泛参与办报办刊办台,参与校内这些主流媒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以获得关于媒介的切身体会。学校可邀请新闻媒介、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与学生见面,或交流聊天,或制做节目,让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介的第一手讯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介状况,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
  第四,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媒介的配合、支持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媒介本身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应使媒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比如定期组织读者参观编辑部,播放有关媒介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利用公益广告进行简单的媒介知识普及等等。媒介还可以与各类学校联手,开办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讲座和讨论会,并把它以多种形式辐射到社会、社区,以提高整个公民的媒介素养。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有必要形成媒体自律联盟,呼吁大众传媒既能积极关注、报道和呼吁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也能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对自身传播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尽量避免或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暴力、色情等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不良内容。
  第五,加强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目前媒介素养的研究在中国内地虽然正成为热点问题,但尚没有质的飞跃,研究仅仅限于浮光掠影的描述和观点陈述。尤其缺乏结合中国国情、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观点和操作性强的措施。理论研究应多呼唤定量调查,如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群体等进行认真、系统、全面的媒介素养状况调研,做出贴近未成年人群体现状的分析,并把研究成果及时赋予有效实践,使理论研究成为推动这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长渝.试论大众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探索,2004(7).
  [2] 翟帆.信息时代.未成年人难抵信息轰炸.中国教育报,2004-12-14.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