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赵志升




  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教人做人”,它培育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培育学生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当代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人文忧患的时代。科技发展代替不了人文教育,崇高的人文价值,不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受到损害。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更需要对深层的人文价值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信息技术呼唤人文教育
  
  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教育价值观、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上的应用和革新,而是更高层次上全新的教育变革。但是,对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应持理性的态度。因为新技术在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负面作用
  传统学校教育的“人—人”交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易引起心理的震撼和共鸣,而“人—机”交流缺乏生动的模范典型,易导致情感机械化,一些心理需要,如交往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等很难得到充分体现和实质性满足。它影响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教师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使师生越来越感到自身与人文的疏离。
  网络交际虽扩展了交往的范围,但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同时也增加了自我封闭、厌学和离群索居的趋势。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又易导致道德约束和责任意识的丢失,网上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和策略性也使学生在现实中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形成多重人格。
  网上既有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充斥着虚假的、有害的信息。加之从技术上难以管理的网络犯罪、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等容易造成自我的“消失感”及道德滑坡等现象。学生长期独处于计算机屏幕前,接触虚拟的世界,可能导致失去现实感,难以融入现实社会。使他们滋生了不用承但任何责任和义务的思想。造成了网痴、网病等问题,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与个性的发展极为不利。
  2.价值的多元化冲突
  网络开辟了人类新的生存空间,丰富了技术文化,而信息价值的多元取向、传播媒介的多元形态、各种观点及评论的同时性存在,又使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中,信息的频繁变化、社会榜样的变化无常,往往使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难以找到一个指导行为的参照标准而无所适从。
  3.信息技术教学倾向于技术主义
  在教学中,技术主义倾向掩盖了人文教育,人们关心比较多的是技术。教师在网络教学系统中,不再以个人的真实情感关心学生实体形式的存在,而是把他的形体、语言、思想、精神、方法融入到多媒体技术和为学生创造的教学系统中。教师被化为一个图像符号,或虚拟成一个卡通。
  4.对学生意识和能力的更高要求
  多媒体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富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易导致学生掌握和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下降,从而抑制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
  5.教育平等面临考验
  计算机与网络在教育中的的运用,容易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平等。但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差异同时也可能加速社会的不平等,造成社会新的分裂。
  教育信息化绝不仅仅是技术支持,它还包括很多内容。教育中蕴涵着成长的原则,教育的首要基础是人、理想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应是对峙冲突,而应该和谐共存,因而在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会人文素质教育的尝试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与人文学科的教学有明显不同,技术性多于其人文性。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虽然有难度,但也是可以实现的。
  1.深入发掘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从哲学层面上把握其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致性
  与人类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一样,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也要受到人类思想文化及社会需要的影响和制约。反之,它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需求。如果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总是停留在经验性、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而对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无所认识,培养出的学生将会是缺乏“灵魂”的技术“工匠”,其知识结构必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且其所谓“学后即用”的优势也必将受到来自计算机技术本身快速发展的挑战。这一切就迫使信息技术教育提高自身的层次,从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层面上去把握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脉膊。有了对计算机科技与人文精神一致性的认识,才能够实现对学科个性规律的认识和精神导向的确定,才能够纵观全局、把握前沿、回应挑战,使之成为一门文化与技能双翼齐飞的学科。
  2.在融汇上下功夫
  在专业教学中融汇人文素质教育,不应只是把人文内容作简单的点缀,而应尽可能使之融汇贯通,使专业的内容彰显人文精神、形成一种精神导向。这样才能使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两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重塑信仰。对学生上网进行监控和指导,积极开展“网络德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与网络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2)重塑师生角色与关系。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角色将逐渐完成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而且是课程潜在意义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学中不仅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去主动发现、探索、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平等意识、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要使学生具有科学与人文素质的合理结构和符合未来时代要求的人格魅力。例如,通过举行学生的多媒体课件或网页制作比赛,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用自己的思想来启发学生。这种“交流”能拓展到精神的更深层次,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在精神上得到升华,使其主体性得到发挥。
  新的师生关系要从根本上结束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状况,从而真正成为平等的“对话式”的教育,这是在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对话,是通过接触和交往而进行的双向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相互之间的对话正是培养责任感、发展性格、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
  (3)重构学生的成长目标——生命发展观。网络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培养学生多种才能共同发展,还要教会学生在技术性日益增强的环境中与他人合作,开展有效的人际交流,成为具有积极性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群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选择、把握、理解创造信息和知识能力。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要教导他们意识到真实的“我”的存在,使技术成为自我完善与自由权力的保障,既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又能积极体验有形世界,以完整的生命形式投入学习过程,达到生命意识和人性的丰富,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
  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科学及人文精神的活教材。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在教师敬业精神和学术造诣影响下,学生才能更加直接而轻松地学会发现和思考、质疑和争辩、坚持和扬弃,进而感知并养成善于发现、勇于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总之,教育本质是人的本性的发展,是一个人文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所考虑的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应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这是其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扬长避短,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人文关怀的信息化的成长环境。从而使教育回归生命的整体性。培养真实完满人格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应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时代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