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启发式教学之辩

作者:赵同森




  启发式教学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中国式的“启发式”,另一个是西方式的启发式——“产婆术”。它们产生于古代的两位思想巨人,一个是中国的孔子,一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二者虽然叫法不同,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启发诱导,开启智慧。但是启发式教学还能适应现代的教学吗?笔者曾就此问题对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发现教学完全还是以教师“讲”为主,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只是“满堂灌”中加了一些提问罢了,它与古代的“启发式”教学具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刻的考证。
  《论语》是孔子和学生的言行录。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启发式”教学也是孔子施教的纲领。南宋的朱熹在为《论语》作注时指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1]原文的意思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要把问题搞通而还没有搞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出而又说不出来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用再教他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由问题开始,经教师的引导,达到对“道”的深入了解和把握。
  “产婆术”又称“苏格拉底法”,其基本理念是“知识就是善”,它原存于人的内心,但常常被自己的无知所遮蔽,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认识你自己”,从而发现原存于内心的知识(善)。“产婆术”包括反讽、催产术等。所谓反讽,就是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讨论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尽量让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运用反讽就像把人逼到了“墙角”,使人猛然醒悟。“催产术”则是通过不断地发问,去发现自己内心的知识。这种方法就像孕妇生产婴儿一样,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孕妇(学生)产出婴儿(知识),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催产术”。“产婆术”经后人总结认为,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二是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
  
  一、“启发式”与“产婆术”的相同之处
  
  1.古代教育是个别教育,由于没有书写、印刷工具,因而学习往往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一方面决定了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师生之间的问对成为教的基本形式。
  2.两位巨人都适逢乱世,他们的理想就是乱中求治。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此时社会动荡,礼乐崩坏,在这多事之秋,孔子遵循周礼,希望社会恢复到周朝的统治。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时期,社会危机不断加重,苏格拉底的理想则是建立一个理想国。
  3.师生双方是自由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自由的气氛中,代表各种社会势力的思想家,各抒己见。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把“百家”分为六家,而另一位史学家刘歆,则把百家分为十家[2]。但无论是多少家,它反映了当时学术自由的气氛。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兴盛的伯拉克利时期,虽然当时社会政治存在着很大的危机,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则是社会的主旋律。教师和学生都是自由身,师生之间民主平等。
  4.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式交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互动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苏格拉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如孔子)。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启示作用。如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2]有时这种谈话还会发生激烈的辩论,如孔子与子路之间。苏格拉底同样也是这样,在苏氏运用反讽时,经常会产生师生之间的争辩,有的甚至对苏氏产生不满。
  5.孔子的“启发式”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孔子和苏格拉底所谈的都是伦理问题。这从《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可以发现[1]。
  
  二、“启发式”和“产婆术”存在的差异
  
  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问教师答为主。苏格拉底总是无休止地追问,为学生制造假象,使学生知其无知,而后在不断地追问中,使被问者逐渐接近真理。苏格拉底的教育是一种主动发问的艺术,因而可称之为积极的教育。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问教师答为主的教育,可以把它称之为消极教育。孔子一贯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因而往往是学生发问,教师才给以解答。但是消极教育可能比积极教育更具有意义,因为,他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学生自学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发问,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苏格拉底的主动教育在于寻找真理,而孔子的消极教育的主旨则是“温故而知新”。苏格拉底往往是从特殊性到一般性,其目的在于寻找真理。苏格拉底认为,人有“爱智”的天性,通过“爱智”人才能认识自己。上文提到的关于美德问题的对话,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注解。孔子的教育则是“温故”,所谓“故”,就是前人的说法,孔子一贯坚持“述而不作”,他的目的在于恢复周王朝的统治。因而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阐述周礼,因此他往往是从一般到特殊。比如,孔子对“仁”的解释就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忽施于人”、“仁者,其言也仞”。[3]等多种解释。所以才有所谓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之语。
  孔子的“启发式”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古代教学艺术的结晶。然而,古今易势矣!古老的“启发式”和“产婆术”还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吗?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首先,古代教育是个别教育。由于没有书写、印刷工具,这决定了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教师成了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学只能以“学”为主,以口耳相传为“教”的基本形式。但是,现代教育大异于古代教育。现代不仅具有丰富的书写工具和印刷工具,而且教育资源异常丰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泉,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图书、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获得知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教学不再是个别教学,而是集体教学。在集体教学中,只能以“教”和讲授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几十名能力、个性等都有差异的学生,而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启发”,这可以说任何高明的教师都做不到的。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往往是启而不发。其次,古老的启发式以学生的“学”为主,现代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循循善诱。如孔子的教育和苏格拉底的教育都是这样。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学识、语言、风格来安排教学,虽然现在也讲究因材施教,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因教施教”。因此,古老的“启发式”可以启发学生,但现在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不见得能真正地启发学生。更何况现在的教学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学计划、固定的课时等。
  3.孔子的“启发式”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传递的主要是伦理学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在社会上经常遇到的,因而学生有这样的经验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都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现代教育需要传递复杂的文化信息,“以学生问”或“教师问”的方式不一定就能了解知识的真谛。比如,用苏格拉底的无休止的追问,不可能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微积分问题,更别说相对论问题了。当然用孔子的学生问的方式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需要教师的“教”。
  4.以“启发式”和“产婆术”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讨论法、研讨式、发现法、探究式等,虽然在理论的探索中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是“说得多,用得少”。从教育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来看,这些以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仅仅适合于天才儿童,而不适用于大多数学生。例如,发现法、研讨法、探究法等。
  5.从笔者的调查数据表明,约有90%以上的所谓的优秀教学,大都是所谓的注入教学(注入式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满堂灌),只不过是注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例如,有的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有的讲课诙谐幽默,耐人寻味;有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也就是所谓的“讲解明则领悟易”。有些教师的讲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反对,往往是因为教师讲得不够生动有趣,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之所以提倡启发式,是因为注入式重视“教”和“讲”的作用,忽视学生主动的“学”,长此以往,会形成教师的“知识专制”和“一言堂”的局面。当然,提倡“启发式”教学,也包含着对这一古代教学艺术的肯定和对它的无尽的思念。应当看到,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展开的。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因此古老的“启发式”教学,对现代教学依然具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先进·论语.
  [3]颜渊·论语.(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