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黄伟雄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田径运动比赛项目。经常参加跳高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腿部力量,增强弹跳能力,发展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作为集技术、速度、力量于一体的项目,技术虽然先进,但不容易掌握,而现行的跳高教材中的教法,又相对比较简单,不够详细和明确,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合理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无法上好背越式跳高这一门课的,另外,由于各个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较大,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原则
  
  1.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背越式跳高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在背越式跳高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种技术下意识里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对能否顺利、安全地过杆,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加之背越式跳高技术复杂,弧线助跑速度快、起跳有力量、髋关节灵活,各环节配合要连贯协调,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和敏捷等,这些诸多要素产生学生助跑不协调、起跳无力等现象,即使勉强过了杆,也显得动作不是非常规范。
  作为授课教师,在了解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之后,务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提高学生对背越式跳高的意识,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学习背越式跳高不仅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敏捷性等素质,同时对他们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有莫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动机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以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投入练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要鼓励,对跳高失败的学生要对症下药,指出他们失败的原因,同时帮助他们对错误进行改正,采取新的措施,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并克服恐惧心理,找回自信心。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
  每个技术动作都是由若干个技术练习内容组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如果上一个技术动作没有顺利完成,则暂时不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练习,以此类推。这样无形中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积极认真地训练,而且使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自觉地加强练习。通过运用这种层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前一程序进入下一程序,之间环环相扣,顺利过渡。为了掌握环节技术动作可采取一系列过渡性的诱导练习,来引导刺激学生的本体感受,使其感知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3.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同时训练周期较长,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另外,这种技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都较高。所以在安排各个教学内容时,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指导思想,要努力实施教学改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力求形式新颖、花样多变,让学生每次上课时都有新鲜感并产生浓厚的练习热情。
  4.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不仅要会做,而且还要能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所以,每次课结束后,要向学生宣布下次课的技术内容。下次上课时随机抽查提问本次课的技术要点,以此检查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情况,使技术和理论水平同时得到提高,为学生加强创新意识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供机会让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确立的目标制定学习与训练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善于从自己的学习效果中获得反馈信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探索更科学、更经济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背越式跳高的具体教学方法
  
  1.解决腰、腹、髋的用力
  背越式跳高腾空过杆技术是在空中完成的,身体在空中要完成某一动作时,首先要找到空中用力的感觉,如果缺乏空中用力的感觉,能力再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身体在空中用力感觉越显得重要,对成绩的影响就越来越大。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可以设置以下一些辅助性动作。
  (1)在地上平放一张垫子,学生先仰卧于垫子之上,双脚弯曲并注意脚掌着垫,同时双手放于肩背上反撑垫子,以这种姿势做向上挺腰、挺腹和挺髋动作,挺起身体后停留3~5秒左右的时间,如此这般反复练习。
  (2)平地上放一张垫子,学生仰卧于垫子之上,突然间大腿发力,屈膝上举,做肩肘倒立动作,重心向胸前移动,等移至与上体成一直线后停留3~5秒的时间,然后将脚放下复原仰卧,如此反复练习。做这一动作练习时最好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做保护帮助,当练习者屈膝上举时,帮助者迅速用腿顶住练习者的腰背部,双手帮助练习者屈膝,使练习者大腿移至与上体成一直线,直至练习者自己能独立完成任务而不需要保护帮助为止。
  2.培养学生倒体感觉,消除恐惧心理
  背越式跳高与别的跳高有明显的、本质上的区别,即学生在起跳过杆后是以肩背部先落在海绵垫上的一种姿式,初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在开始起跳后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害怕向后倒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伤害,因此使身体不敢向后倒,或起跳后迅速侧身且用手去推、打横杆等等错误的动作,作为老师,首先就得让练习者原地站立于海绵垫前(或站在跳板上)练习不起跳向后倒体动作。只要进行多次反复练习后倒,就能消除后倒的恐惧心理。后倒时要求练习者以肩背触垫,两手自然上举随身体向后倒时手不动,两腿屈膝,身体做挺髋、挺腹动作。
  3.培养原地起跳和倒体配合
  在原地倒体练习的基础上,增加起跳练习的配合,有利于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此练习方法要求练习者在原地(或跳板上)站立,背对海绵垫双脚用力向上起跳,同时双手从后向前向头顶上方用力摆动,增加起跳力量及速度,保护者站立于练习者一侧用手托住其腰部,帮助练习者在空中完成压腰、挺髋、挺腹等技术动作,最后倒体落地。
  
  三、背越式跳高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背越式跳高由于技术难度较大,技术动作的节奏较快且动作幅度较大等原因,因此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和训练中,学生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会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动作,并容易随之产生各种运动损伤。
  1.助跑起跳过程中膝踝关节及脚跟受伤
  产生的原因: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式助跑,练习者随着弧线半径的不断减小,身体随之逐渐内倾,助跑速度逐渐加快,对踝关节的冲击力也随之逐渐增大。由于青少年学生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及小肌肉群力量比较薄弱,因此不易控制自己身体的内倾和平衡,如果场地不平整,就很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扭伤。
  预防的措施: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在直径约为15米左右的圆弧上做助跑起跳练习,体会控制身体的内倾和平衡。最后一步迈腿放脚时,起跳腿从脚跟快速过渡到前脚掌时应平稳而柔和。这样既有利于踏跳结束后加快速度,又可减轻对踝关节的负荷,以免受力过大导致踝部受伤;助跑道不能凹凸不平有杂物,穿钉鞋练习时对地面的损害程度加大,因此要注意及时平整场地;加强膝踝关节的力量和身体协调的训练。
  2.收腹举腿时膝关节撞击脸部
  产生原因:一般是对动作概念理解不清,因此对动作的掌握有问题,动作时机掌握不好,过杆时伸髋不充分,未及时下放摆动腿,从而形成错误的收腹、屈膝、上甩动作,导致膝关节碰伤口鼻、门牙等。
  预防措施:明确收腹举腿的概念,在杆上尽可能延长挺髋时间,在挺髋时不要急于举腿过杆。待骨盆移过横杆再顺势收腹,头稍抬起,然后把大腿和小腿向上举起。可采用原地背对横杆双腿起跳过杆练习和肩着地挺立背弓练习、上两步起跳过杆练习。强调收腹、举直腿,切不可屈膝;加强腹背肌力量练习等组合或辅助性练习等。
  3.过杆时身体侧躺
  产生原因:学生在过杆时身体侧躺是因为起跳时上体后仰、重心滞后而没有垂直起跳;起跳后身体没有转向背对横杆,过早做过杆动作造成的。
  预防措施:改进过杆时身体侧躺的错误,应加强垂直起跳过杆练习,可用跳高垫改正侧躺过杆错误动作,起跳时摆动腿屈膝内扣摆腿;起跳后用眼睛注视起跳侧方横杆架有利于帮助身体转向背对横杆,使身体纵轴沿助跑的切线方向飞行。
  虽然背越式跳高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相信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形成良性循环,就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 崔纪芬,周生灵.体育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辽宁体育科技,2002(6).
  [2] 杨朝芬.优选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3] 杨国庆,唐晓雯.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2).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