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浅谈当代教师美育的迫切性

作者:王利娥




  如今的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发挥很多急需的复杂的作用。除了传统的教师指导者的角色外,教师还是社区活动家,学校改革者,经验主义学者,学生倡导者,维持纪律者,人格模范以及更多。无疑教师正在充当着“多面手”的角色,比起古之“先生”,近代“臭老九”,它被赋予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语境中,“教师”再一次被聚焦。教师的角色定位,社会功用重新得到阐释。在师德规范中,“热爱学生”被放到第一位,即教师要把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利益放在其他任何人的需求和利益之前,包括教师个人的需求和利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知识能力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应用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发展自己,教师需求终身学习。这些规范,要求都以“育人”为本质趋向,教师作为生产劳动者,其劳动对象是学生,劳动的产品也是学生。教师的使命在于提高民族素质,显然教师素质的提高被提到醒目的地位。
  “教师教育”研究适时而动,教师教育就是包括与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相应的教育。当前的教师教育研究体现了在教育科学视角上所作的探索与努力,具有科学性、理论性的特征,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都深深地刻下了“教师”作为职业的印记,即使是从教师的人格、情感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以至于审美素养,也无可置疑的被纳入科学的范畴加以理性化、技术化的言说,教师作为主体,直接指向“育人”的目的,教师的一举一动统摄于“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使之加以规范化、功用化,在这里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条件而具有存在价值。在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转向中,教师作为个体被其角色定位有所遮蔽,造成了其“个性的迷失”。笔者以为教师作为教育者,其功用的强调有其合理性,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对其生存状态本身的关注亦不可偏废,也正切合人文关怀的当代主题。
  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而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1.23%t。这些数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样的教师队伍能够振兴民族吗?教师教育势在必行,在职业理性教育已得到发展的今天,教师美育更具迫切性,使教师作为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更具有当代意义。
  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进步的主体,也是社会进步的目的,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而“人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在感性与理性、精神与肉体等方面的平衡协调,意味着人与对象的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对象性的、社会性的存在,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发展和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确证自己的存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三种自我确证方式,即实践的方式、思维的方式、感觉的方式。他说:“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他看来,对于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并非仅只实现于人的某一种生存活动之中,而是在多种对象性活动中自我实现的总和。任何片面强调人的某一方面发展,都有悖于马克思全面发展的学说。教师作为“人”,他与学生的关系只是他生存的一个方面,尽管重要,但决不能代替全部,职业理性的发展,应该与其作为“感性”的人同步发展。现代美育是同各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它是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它对人的感性发展是关注的。席勒在《美育书简》这部著作中,本着造就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人格的理想,针对当时人格分裂的现状,提出他具有现代意义的美育理论,他认为:不仅需要理性和一般法则,而且需要感性的特殊法则,以保持和恢复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维护人格的完整。这种美育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格的完整性,其侧重点是人的感性方面的发展,它体现了当代的意义,它是在人类生存学范畴上提出的,他的价值取向首先在于人自身,同时也符合实施教师美育的当代语境。美育是感性教育,感性意味着生存的具体性,个体性,意味着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美育亦称情感教育。教师美育是以教师自身的生存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教师的和谐、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审美教育活动。
  中国有着丰厚的美学和美育文化遗产,把审美当做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这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孔子不仅提倡“诗教”,而且十分注重“乐教”,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成人的三个阶段,通过学乐,修身养性,完美人格,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只有“乐”才能使个体的本质(“仁”)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的方式是心理愉悦,“乐”具有内在价值,是内心自由的生存状态,审美是一种“感觉”方式,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我的感受,这种感受形成了个体的一种心境,一种独特的精神性的生存状况,对于情感压抑、心理失衡的教师们,“唯有审美才可能为独立的个性情感提供一块自由栖息的绿洲。”在这个意义审美具有解放的功能。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艺术活动是美的本质展开的审美过程,而美的本质基因是自由,作为美的本质存在方式的艺术囿于人类情感世界,活动于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在有限中展开无限,在感性中生成理性,在个体中含纳群体。从哲学的层面,揭示了审美具有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本质。情感的解放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感受,是使压抑的情感获得自由的一种途径,一种体验,它是一种清心、和谐、充满生命活动的生存状态。美育是使教师从职业理性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自由的一个途径。此外,现代性美育命题从其产生就伴随着对社会的批判,人类精神的自由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不断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更应该具有前沿的思想,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当代中国教师情感上的压抑感、个性的缺乏与这种批判意识的缺乏直接相关,“自古以来,中国这个社会就习惯于以‘官场化’社会作为‘向善’的追求目标,期望通过群体的‘善’来规范、制约个人的求‘善’,限制了个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而这种限制对于教师尤甚。审美教育站在恢复完整人格的理想的层面,对现实社会,物对人的奴役,理性对感性的压制造成人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尽管这里把美的功能过于夸大,但审美在促使人的精神自由,个性解放方面是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这有助于人类生存完满的实现。最后,审美世界是一个审美超越的世界,一个诗意化的寓所,对于生活在热衷于急功近利追逐的当代人群中的受职业理性规范压抑的教师,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在创造性的想象中,实现由现实向审美世界的转化。正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只有在审美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一样,审美的超越性在这个意义上充分体现了人要求不断开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不断地更新自我,争取更高自由度的独特本性。审美超越最终归结于个体生存的自我超越,是人生外在价值的扬弃,实现向内在价值的回归。“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只要产生了美的体验,你就在与精神交往”。“诗意地生活”是审美教育的一大主题,也是现代人共识的生存态度,教师拥有这样的心态,亦会是一个有诗意的、情感和谐的人。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不应该以压缩人的情感空间,剥夺人的活力、个性发展为代价。美育对于教师的情感解放、个性超越的价值,具有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当代意义。从科学功利的角度而言,教师美育会直接关乎教师作为“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曾繁仁先生在《脑科学与美育的关系》一文中认为,脑科学的研究的进展为美育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美育具有开发右脑的特殊功能,右脑的萎缩直接会限制左脑的发展。很明显教师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会影响到教师智力的提升、创造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应该得到关注,还是作为一种特定的角色,教师美育的实施都是并行不悖的。
  参考文献
  [1)[2] 费奥斯坦·费尔普斯.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论语·泰伯.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7] 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