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试论学生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

作者:胡志鑫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普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观念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我国的教育体制自孔子讲学始,历时数千年,各种传统的思想也纷纷在它身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人本管理在学校方面的调查研究还不多。为了真正了解学校学生对学校人本管理建设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学校人本管理方面需要改进的若干关键环节。本文实施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学生。其中发放学生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4份,经认真审核共计有效问卷374份,有效样本率达93.5%。
  
  一、调查问卷设计
  
  学生篇问卷内容分两大部分,详细描述如下:
  1.学生基本情况。性别:分为男、女两组。
  2.学生学校人本管理满意度量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通过与部分学校学生的访谈,从实际出发构建量表四个基本维度,包括:学生需要、个性差异、民主管理、管理方略。
  
  二、调查结果分析
  
  将获得的全部资料经核实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分析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此次调查的结果。
  
  1.一般性分析
  受访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占总人数的57%。男生占总人数43%。主要原因是女性比较有耐心且细心,不嫌麻烦,乐于参加调查工作,学生性别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2.人本管理满意程度分析
  最终统计结果见表1。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人本管理现状的满意度平均值为3.47分,属于中度满意。在各因素中,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民主管理,其次是学生需要、管理方略,满意度最低的是个性差异。对四个主因素的标准差分析,其中个性差异最低,表示学生在这个方面的感受接近。而差异最大的是管理方略,达到0.6以上。这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密切关系。其他因素中如学生需要、民主管理标准差都在0.5以下。
  
  由此初步分析得到,学校学生对人本管理现状的满意度是中等的。其中个性差异得分最低,表示现在的学校教育还是以统一的标准对待不同的学生,已经不适宜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其他三项分数也不高,说明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人本思想在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改进思路
  
  1.树立学校学生管理新观念
  按照人本思想原理的要求,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学生管理中首先应树立三个新观念,以达到树“人”的目的。
  (1)观念一:尊重人。即尊重学生,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人格”上看待,这也是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和管理尽管有他被动的一面,但他们又有渴望自己发展的自由,能主动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面。他们在人的尊严上不仅希望得到周围同学的尊重,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社会的尊重。作为管理者,如果不理解这一点,而一味用强硬的方式来规范命令他们的思想、行为,势必会造成无谓的抵触情绪,甚至扭曲他们在人格上的发展。“尊重人”不仅是每个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观念,它更应该体现在我们每一个管理者的实际工作作风中。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2)观念二:理解人。人本原理的原则要求:对待被管理者应采取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心情,感人之所感。理解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正确地引导他们发扬自身优点,克服暂时困难,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理解学生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一个贫困生连自己的生活都没着落,如果要求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这不现实,更谈不上理解。只有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帮助他解决困难,了却他的后顾之忧,他才能安心学习,投入工作,服从和信任你的管理。
  (3)观念三:教育人。这是“人本原理”运用于学校学生管理中的目的所在。既要求受教育者能得到必要、及时的教育,也要求教育者在实施管理教育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树立平等的“人”的概念,反对自己没做到却要求他人做到,自己没搞懂,却盲目地灌输他人。“教育人”要求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把塑造人、改造人和热爱人、信任人、尊重人、理解人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获得各种学习的动力。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对象是一群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富有激情的年轻学生,对他们的合理要求和需要,管理者不能加“盖子”,而应敞开“杯子”,让他们跳到“杯”外,拥有更广阔的天地,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如果一味的“管”、“卡”、“压”,长此以往,当他走出了校门,也就没有了冲劲、闯劲,也就没了社会需要的“创新”。
  以上三个观念之间,“尊重人”是前提,“理解人”是基础,“教育人”是目的。没有“尊重”、“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的目的。没有“教育人”的目的所在,“尊重”和“理解”就失去了其功能存在的必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树立这三个观念,将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管理的目的,真正做到管理育人,寓教于管,寓管于教。
  
  2.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
  心理学家思斯特·贝克尔指出,人从根本上说是由某种两重性推动的,人需要成为某些事物的一部分,同时,又需要与众不同,人们大多数喜欢被当作一个个别的人而受到特殊的对待,注重自己有没有得到重视,自我价值能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个性是人的本性,个性是创造性的必要前提,没有个性便谈不上创造性。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对具有不同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因此,学校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独特价值,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拥有自己独特兴趣、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勇于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在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需求型人才。
  
  3.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改变管理的自身目的性
  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在学校学生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管理对象,了解管理对象,从管理对象的要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管理对象的发展需求。即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帮助学生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性质的中心是人,不是管理自身。管理制度的出台,管理计划的实施,管理任务的落实等,只有经由学生自身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否则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改变管理自身目的性,就是要拓展管理视野,把学生自身的发展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加深对学生本质的认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管理对象即学生的认识和把握。就学校学生管理而言,良好的管理效果并不直接或完全产生于管理本身,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人需要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才能成为学生发现、发展自己潜能的地方,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
  
  5.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管理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讨论;班级管理中要体现民主性;管理中要有不同意见的交流;要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增进身心愉悦,拓展视野,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策略,已经得到许多教育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管理者的认可。从根本上来说,人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人本管理是学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只有从真正意义上把人本管理思想落到学生日常管理的实处,充分、科学地认识人性和把握人性,才能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吕丽珍.高职会计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中原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002:1-55.
  [2] N.H.Ellis,R. G. Bernhardt.prescription for Teacher Satisfaction: Recognition and Responsibility.Clearing house,1998,65(3):179-182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