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教育

作者:楼彦彬




  所谓“大语文”,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让“大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让学生心中有个“大语文”
  
  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平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请假条,重大的有开会领导作报告;小到产品的商标和广告,大到活动的策划与创意;轻微的有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的错别字,严重的甚至闹出笑话和造成损失的只字之差;小到日常生活中你用心说的每一句话,大到流行于街头巷尾的歌曲、俗语;小到你用心写的一篇篇作文,大到重大的新闻、政府作的工作报告。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读有字之书,是学语文,读大自然、读社会、读生活也是在学语文,读自己也是语文学习的份内之事。应该说语文课程在吸引学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却有许多学生讨厌语文。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把语文书看成是语文,没有大语文的观念,不与其他学科相融,不和社会相联,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死气沉沉而缺乏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领,让学生心中有个“大语文”。作为教师,大道理要给学生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
  感觉到“大语文”的重要,才能让学生心中有“大语文”。
  
  1.预习课文,寻找资料
  叶圣陶说过:“课前要让学生预习,并写成笔记,以便上课讨论时有所依据,往后更可以复习、查考。”因此,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问题加以思考、感悟,并把它写下来,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多渠道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既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又增加了语文学习的容量,同时也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所以,学生兴趣盎然,初步尝到了“大语文”的甜头。
  
  2.博览群书,勤作摘记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青少年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青少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发展。”巴金也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作为教师,放眼浩如烟海的书林,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大手笔。所以,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得的方法、知识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将习得的范文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语言交际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不仅对学生是一种精神品质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同时,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推荐一批有时代气息的书刊,如《读者》、《微型小说选刊》、《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等,并提出明确要求,名著一般在长假阅读,平时每月至少阅读两本杂志,鼓励他们作好摘记,注重对文章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积累。让学生“广采百花”,让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同空气般滋养学生,如阳光般照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大语文”世界的精彩。
  
  3.不拘一格,率性写作
  让学生在“大语文”中畅游,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学习语文,感悟真谛。摘抄所读所闻所见的名言警句、公益广告、俗语谚语、流行语、歌词等,有利于积累和丰富语言;仿写所学的语段、句子,改写广告词,给家乡的旅游胜地、名优特产创编广告词,有利于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每周多写随笔,用“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率性写作,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写出富有创意的好文章。记得前些年,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社曾成功举办过一次“语文生活于作文”活动,主题便是“今天我当家”。这次活动就是“家庭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佳作层出不穷。
  
  二、让学生走进“大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带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向疲惫而又一脸茫然的你我走来,它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等忽略人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渐被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所代替,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语文教学,由于“大语文”意识的增强,“大语文”活动替代了死气沉沉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真正培养了学生创意学习语文的能力。
  
  1.诵读名诗文
  “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凡精美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式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然途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多诵读课外名诗文,让学生走进名诗文之中,在激情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结构美、文字美、韵味美、情感美,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利于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做到“出口成章”,以至下笔成文。
  
  2.观赏影视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我们的任务是让他心里诗的弦响起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四大名著拍成的电影,如《智取生辰纲》、《林黛玉进贾府》等,然后让学生与名著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并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实践证明,文学欣赏是发展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拨起学生“诗的琴弦”的有效途径。而观赏影视剧则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正是“大语文”所提倡的。
  
  3.演出课本剧
  因为戏剧是一项综合艺术,它的编排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把某些课本创造性地加工成课本剧,然后由学生扮演作品中人物,表演故事情节,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如将《林黛玉进贾府》、《威尼斯商人》等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传达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提供广阔的空间,把课本内容搬上舞台,给沉闷的课堂注人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参与中成才,在体验中思索,在表演中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演唱歌曲
  卢梭认为“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贝多芬也认为“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抒情性等特点决定其课堂教学能与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演唱已配上曲的词来学,课堂教学一定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记者招待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已具备了自发地推导某种法则的分析能力,同时,他们开始有了怀疑,他们对强迫、灌输有着本能的反感,但是他们又渴望得到帮助和指教。此课型就是迎合了这种心理特征。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中可让学生根据各自所需,自由提问,教师或学生解答,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教师也可以是个提问者。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乐此不疲,把热情始终保持到最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既尝到了“大语文”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自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大语文是海阔天空,万紫千红,引人入胜,让人热血沸腾、激情燃烧、跃跃欲试的语文大世界;大语文是任你尽情发挥潜知潜能,充分展露文才口才,自由张扬个性风采的教学大舞台。张开双臂拥抱大语文,是真语文,实语文,活语文;是贴近生活的人性语文,注重实践的素质语文,体现智能的长效语文;是最少水分和杂质的本色语文,是最有价值和美感的魅力语文,是让学生受益终生、享用一辈子的黄金语文!让学生“疯狂背诵——做个积累语言的‘疯子’,尽情体验——做个善待生命的‘情种’,痴迷阅读,做个高雅智慧的‘呆子’。”大语文教育观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开与社会人生衔接的通道,使语文成为活的语文,成为社会的语文、人生的语文,这样才可能改变应试的语文,学生才可能感受到语文能力对于人生的价值。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