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浅议
作者:罗丙国
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教学的组成、内容、手段等方面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间的沟通,同时丰富其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教学中以教学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确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等方面的不足。学校道德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主体性。学校道德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学生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对道德的接受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
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开放性特征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突出强调师生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
3.个性化。德育教学社会化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引导学生追求深刻的人生知识,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
二、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教学中,要求我们的德育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而当前,正值我国社会因经济转型带来文化的转型,在社会价值伦理重建的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初中学生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学校德育教学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教学内容脱离真实生活。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漠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的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所指的方向,造成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以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2.德育教学过程过于单向。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初中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忽视学生对道德教学效果的反馈、师生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缺乏自我选择权力,学生成了德育教学的“容器罐”和“美德袋”。[3]其实质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3.德育教学模式十分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学习教材,从教材引出典型事例和议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习得道德伦理知识,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最后,借助考试,让学生再现教材中的德育知识点。这种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道德的层面上,没有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道德感受,最终,优良的德性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三、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
德育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技能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德性的过程。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应从课首、课中、课尾三个环节入手。
1.课首引入。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据此,德育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生活。要注重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具体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
(1)呈现法。即在课首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例如在讲述有关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时,在课首直接引入生活事件——全家五口人都喜欢看电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喜欢看不同的节目。通过呈述生活事件引出问题:平时一人独掌电视遥控器好不好,应当怎样做?像这样让初中一年级学生面临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思考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无疑有助于课题意义的展开。
(2)实物法。即在课首,让学生与实物见面,调动多种感官并亲自操作,从中孕育直觉感受。例如教学有关我国粮食重要性内容时,上课伊始,教师改变了从概念引入,而是在讲桌上堆一些土豆、小麦、豌豆、玉米、小米、黄豆,旁边放一天平。让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重量(比如1千克)手测出所需份量,然后由另一学生过秤,以看其相差多少。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直觉感受,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正在学习课题的探索热情。
(3)倾诉法。即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倾诉个人生活中的亲历亲为和感受体验。如教学有关如何孝敬父母的课首,请学生倾诉家庭生活中体现浓浓亲情的往事。让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对父母最为感动的一件事。借助学生富有纯真的真情表达,很自然地营造了本课主题词所要求的情感氛围。
(4)游戏法。即在课首以游戏为中介,以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游戏方式可多种多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生发体验和感悟,唤起、激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延伸到课外、家庭、社区以至更广阔的生活舞台去表现、展示道德行为。
2.课中展开。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建构。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
(1)活动与感悟。关注学生的感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郭思乐教授指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活拓展的工作间。感悟是孕育在学生心中的道德花蕾。教师要接纳和欣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德育课堂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变成学生精神焕发、德性成长的沃土。”[5]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据此,德育的展开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时空中真正动起来。
(2)互动与生成。课中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借助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淡化预设性,注重生成性。要防止用简约、有限的道德结论去关闭丰富多彩的师生、生生交往的通道。要特别重视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总的来说,学生在课中的活动状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只要教师加以引发、利用和整合,就能促使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
(3)尊重与欣赏。课中展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要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在课的展开阶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关注和欣赏学生的创意、表现和真情表露,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愉快、自信、有尊严。使课的展开真正能成为影响学生良好德性养成和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空间,成为学生生命灵动和个性张扬的舞台。
3.课尾延伸。德育生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通过学生德性的渐进发展和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这种思考,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例如在有关公益活动教学的课尾,安排学生参与清扫街道、清洁交通护栏,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从中感受、体验服务社会的光荣感。这类课尾案例,注重与生活实践接通,为学生行为践履提供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表现平台。这无疑将大大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活不断充盈,德性不断发展,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道德境界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德育教学量大而宽,任务艰巨,只有实施生活化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小香.浅谈品德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及评价生活化.学科教学探索,2004(9):43.
[2] 陶行知.谈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8.
[3] 陈宗华.对创新中学德育教学的认识.当代教育论坛.2004(6):60.
[4] 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对策.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33.
[5] 郭乐思.生本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