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中学教学中的“抛锚”技术

作者:张爱珠




  “抛锚”原指为使船舶停留在水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向水下投置一重型“爪”状铁器,它被称为“锚”,锚与船舶有铁索联结,锚牢牢抓住水底的泥土,进而起到固定船舶的作用。“抛锚”以固定船只的技术被教育心理学家运用到知识的教与学之中,发明了教学中的抛锚技术。即努力寻找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尽量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抛锚”,进而理解和记忆新材料。这里,原有认知结构是“水体和水底下的泥土”,新材料是“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是“锚和铁索”,寻找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的过程是“抛锚”的过程。“抛锚”技术的直接理论基础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习者头脑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同化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形成更为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实现。奥苏伯尔把同化形式概括为三种:(1)下位同化,即旧知识的概括程度比新知识高,如新材料是苹果,而原有认知结构中有水果概念。(2)上位同化,与前者相反,新材料是对原有材料的概括。(3)并列结合同化,在此种同化中,新旧材料间虽无上下位关系,但有某种关联,可实现“类比”或“类推”,这种关联或是近似或是相反,或是因果或是果因,等等。可见,“同化”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抛锚”技术正是为实现“同化”而专门设计的,因此,教师和学生掌握这一技术有利于高效优质地教和学。下面根据同化理论,介绍几种中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抛锚”技术。
  
  一、“组织者”技术
  
  开始,教学中的“组织者”(organizer)技术叫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技术,是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奥苏伯尔指出,当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同化新观念时,教师可以在教授新材料之前,让学习者学习一个引导性材料,它比将要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包摄性,它就叫“先行组织者”。然后,学习者利用刚学到的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可见,先行组织者技术就是当学生认知结构中无合适的“抛锚”位置时,先给它设置一个合适位置,然后再“抛锚”。如新材料是“梨子”,而学生认知结构中无“水果”概念时,我们就可把水果概念作为先行组织者先让学生学习;再如,我们要教授“保护野生动物”时,如果学生头脑中无“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理念时,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先行组织者先讲给学生听。
  上述先行组织者概念是奥苏伯尔的经典定义,后来的研究者发展了这一概念,使之更加宽泛。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呈现顺序上,先行组织者不仅仅在学习新材料之前呈现,有时在之后或之中呈现,因而,在名称上去掉了“先行”而变成了“组织者”。(2)在逻辑关系上,先行组织者与新材料之间不限于上位关系,有时是下位关系或并列结合关系,只要两者有关系,而且它的呈现有利于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统统称之为“组织者”。这样,“组织者”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许多教师在讲授历史久远、时间跨度较大的材料之前,非常注重介绍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在讲授空间跨度较大的材料之前,注重介绍异地异国风情,等等,都是“组织者”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上海有位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课文意境,播放了音乐《秋日的私语》,还要求学生阅读《世界散文宝库》中同样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和品味。
  
  二、内在联系精加工技术
  
  当新旧材料有某种联系,只是我们尚未发现之时,我们运用精加工技术,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形象言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合适的“抛锚”位置,但我们尚未发现,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然后果断“抛锚”。“类比”和“对立”是两种重要的内在联系精加工技术。
  类比技术是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找到与新材料在某方面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在比较、类推中,达到对新材料的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如中学物理教师林桐绰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水中提物”的生活经验,来类比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之间的正比关系,即,我们在水中搬起物体时,随着物体露出水面部分的增多,排开水的体积逐步减小,我们会越来越觉得沉重,表明水的浮力正在逐步减小。还有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欧姆定律”这一情况,考虑到学生非常熟悉斜坡上推小车中的车速与推力和坡度间的关系,于是,就引导学生把两者做了类比,车速、推力和坡度分别对应电流、电压和电阻,这样,抽象的材料形象化了,新旧知识间产生了内在联系。这些都是类比技术的精妙运用。
  “对立”技术是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找到一个与新材料相反的知识点,在两者的明显差异中,深刻理解和巩固新材料。如金钟老师,在讲解苏洵的《六国论》时,联系到了贾谊的《过秦论》,将历史上的两种不同的外交谋略“合纵”和“联横”对立讲解。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六国论》,而且提升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历史教师在讲到隋唐“崇儒,兼重佛、道”的文教政策时,与汉朝“独尊儒术”文教政策联系起来;又把汉朝的“崇儒”与秦朝的“坑儒”相对比。这些都是“对立”技术的应用。
  
  三、“加固”技术
  
  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合适的知识可用于同化新材料,但这些知识由于时间久远记忆已经模糊了,这就需要运用“加固”技术,把这些知识温习一下,使之足够明晰和巩固后,再利用它同化新材料。有许多教师都有讲新课前提问旧知识的习惯,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加固”技术。例如,北京第六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李观博为了讲解“数列的极限的定义”这一教学重点,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了与之有关的5点旧知识:(1)数列是怎样分类的?它的定义是什么?(2)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什么?(3)若|X|<2时,X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在数轴上怎样表示?(4)若|X-5|<2时,X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在数轴上怎样表示?(5)a-b和b-a相等吗?它们的绝对值相等吗?还有,他在讲“对数方程的增根”时,复习了以下有关旧知识:(1)什么是增根?(2)解什么方程可能发生增根?什么叫等效方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把这种提问只看作是对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的督促和检查,而不是为了运用旧知掌握新知,所以,他们只提问上一节课讲的内容,而丝毫不会涉及那些较早讲的、但这节课又用得着的旧知识,一旦这些知识学生记忆不清晰不牢固,势必影响对新知识的同化。因此,一定要提醒教师们注意,讲新课之前的复习巩固所涉及的内容应是能同化新知识的所有旧知识,不管它是何时讲过的。
  
  四、人为联想加工技术
  
  前面三种技术适用于新旧知识本身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果新旧材料本身无内在的逻辑关系或者虽然有,但一时我们又找不到,此种情况,就需要运用一种新的加工技术,即人为联想加工技术。它的特点在于“人为”性,也就是说需要我们“硬”把某种联系强加给新旧知识,形象言之,我们要打造一个“锚”,以固定新材料这只“船”。如有位历史教师针对学生对《辛丑条约》的内容总记不全的问题,给《辛丑条约》取了个宾馆名称,叫“前进宾馆”,取其谐音“钱、禁、兵、馆”,四个字分别代表《辛丑条约》的一项内容:(1)前(钱),意指要求清政府赔款;(2)进(禁),意指要求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抗;(3)宾(兵),意指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4)馆,意指允许外国在中国建立领事馆。从此,学生对条约内容记得既全又准又牢。再如“舞厅”的英文单词是ballroom,可理解为有球(ball)的房间(room);马克思的诞辰年1818是两个18;等等。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发现,一旦利用原来的经验进行了人为联想加工,就会使一些原本需要硬记的知识变得容易多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记忆负荷,也提升了记忆质量。
  “抛锚”技术在教学中高质量地广泛地应用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要对这一技术从理论基础到具体方式有一个深刻的理性把握,否则,只能机械运用,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其次,要自觉地积极运用,在实践的反思调控中,逐步达到纯熟中的“无意”。最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机械搬用其他人的做法,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抛锚”技术都与特定的内容和具体的人等因素相连,特别是人为联想加工技术极具个性化色彩,只要在自己的教或学中是有效的,就是好的“抛锚”技术。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孙海燕)